導言:信息本身是簡單的,單薄到一條信息只能夠承載一個訴求。但隨著互動的延續,單條信息的承載能力又會悄然增加,完成初期所不能的職能。另外信息的不斷自我進化,通過讓自己變得不斷豐富,讓用戶和企業的消費、使用過程變得更加簡單。
信息的傳播因子
在社交網絡中,分享行為是一種快速擴散的病毒,信息的質量本身(包括其中所蘊含的情感,利益及其傳遞的資訊)承載著病毒所具備的感染能力,并且推動著信息在人群中再次傳播。
那么,在社交網絡中最受追捧的信息有什么特征呢?
書中做了以下歸類:涉及利益的、娛樂、情感(好奇心,八卦心,泛濫的愛心,俠義心)等等,總之,社交網絡中的信息充斥著情感/情緒和利益。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在微博中”尋找丟失小孩“這類信息總是能夠引發大量關注轉發,即便自己并不能幫上忙,但是也會善意地希望“能夠幫上忙的人能夠看到”,這就例證了上述所說的“泛濫的愛心”。隨著社交網絡的興起,公眾表達愛心與慈善的門檻和成本降低,只需要用一個簡單的轉發+評論的動作就能夠幫到有需之人,這使得大家也樂于參與。
同時,網絡中所裹挾的“俠氣”也值得我們注意。我們經常在社交網絡所看的“小攤小販斗城管”這類事件,這經常會引發網友的熱議。顯性的動力因子同樣是因為參與評論的門檻減低,人們在轉發評論中就能感受到幫助弱小的俠義之氣。以至于,一度“圍觀改變中國”成為新的可能。
而在書中,作者認為其實在網絡熱點事件中,“俠義心”更是占據非常大的比重,同時裹挾著相應的負情緒。從背后來看,這其實反映的是人們希望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平等,社會能夠有所改變的希望。
這也就是微博之于中國的顯著意義:有一個廣場,人們可以相對充分地交談。這種自由,盡管身處嘈雜的環境中,卻依然令我們念茲在茲。
信息的輕與重
這是書中另外提到的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觀點。
微博似水,信息像水流一樣快速流動在關系鏈條中,我們將它描摹為“輕”
相反,QQ空間中內容呈現更加豐富,這暗示黏住用戶的時間會更長,用戶愿意花費更多時間去瀏覽好友的信息,我們將這種更多環節、更高難度、更多事件的操作體驗用“重”來對應。
微博信息迭代太快,用戶在接收海量的信息的同時,一方面享受著“沖浪”般的快感,另一方面快感本身難以留存住用戶的耐心。我們很難在微博這樣一個空間中,耐下性子。所以“刷”空間成為一種常態。但微博信息的碎片化,讓SNS游戲在這樣的時間里顯得非常沉重。相較于QQ空間的生存環節,微博中的游戲顯得舉步維艱。
在這樣一種使用場景中,作者提出新的游戲與微博平臺的結合。即:輕量級。
輕量級的核心在于:簡單和慎重。簡單的意思是說:用戶能夠使用起來更加方便,花費時間更短。如同書中所列舉的“測試你的另一半”游戲,用戶只需要填寫一些簡單的選項即可;但另一方面,簡單并不意味著隨意和體驗下降,慎重強調對用戶的尊重,要讓用戶知道你是認真做這件事情的。這中間就需要度的把握。具體對輕量級游戲特點的描述,作者提出了以下幾點圖像:
首先,得有簡單的使用過程。使用越復雜,越會將用戶拒之門外;
其次,必須有迅捷的愉悅反應。玩的過程中愉悅感與成就感快速釋放,讓用戶不斷接收到互動的獎勵,能夠留下來;
再者,社會化的分享,使得這些愉悅能夠流動開來,吸引更多人進來;
最后,展現最High的哪一點,將一些優質用戶創造的內容推薦出去。一方面給予優質用戶激勵,另一方對于新用戶也是一種潛在的引導。
同時這種“輕量級”結合方式,又暗含著書中“信息即服務”的趨勢猜想。
我們可以想象:當在微博上看到用戶分享一條來自某個應用或游戲的消息時,點擊這條消息,就可以直接享受這款應用所提供的服務,或者直接體驗優先。每條信息都將成為服務、應用與游戲的直接入口,用戶的動作越來越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