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公元1129年,農歷8月18日,李清照被命運殘酷的貼上了一個新標簽:寡婦。
就在這一天,她的丈夫趙明誠去世了。
這一年,李清照48歲。
趙明誠的離世,對于李清照而言,無疑是一個沉重打擊。結婚二十七年以來,他們夫妻恩愛,生活和諧。可糟糕的是直至趙明誠去世,他們也沒能結出愛情的果子,生下個一男半女。其時,恰逢亂世,金戈鐵馬,烽火狼煙,刀兵四起,生靈涂炭。對于年近五十又不幸喪偶的大齡婦女李清照而言,命運對她是何等的殘酷。
是啊,深愛的丈夫死了,就剩下自己一個人了。往后天涯萬里,紅塵茫茫,這苦逼的日子可該怎么過呀?
為趙明誠披麻戴孝守靈的李清照,在夜深人靜時,看著夜空中皓月,陷入了沉思。
三天前的晚上,正值八月十五。其時,明月當空,她還和趙明誠肩并肩坐在院子里秀恩愛。他們打著骨牌,喝著小酒,吃著韭菜餡月餅,聽著蘇東坡作詞的流行音樂。你儂我儂,忒煞多情,情深處,熱如火。然后,你懂得。
可是,可是這才過去了三天時間,他們夫妻就陰陽兩隔了。二十七年的恩愛,也圓滿的畫上句號了。
難不成真是秀恩愛,死得快嗎?
不,絕不是這樣的。
苦命的李清照情難自禁的慟哭起來,月光灑照的人世間,萬籟寂靜,仿佛只有李清照傷心的哭聲在月夜下久久回蕩。
明誠哥,我的郎!你把我當做什么人啊?你還記得結婚那天,我們說好一起到白頭的呀?可是,你怎么忍心丟下我一個人就走了?你難道忘了我們大明湖畔的約定了嗎?
/ 2 /
李清照依稀記得,嫁給趙明誠那年,自己還是個十八歲的小姑娘,正值青春,風華絕貌。
那天,她聽說趙明誠要來家里做客。于是乎,向來以素顏示人,從不化妝的李清照,丟下了平日里蹲坑時都在讀的情感小說,刻意對著鏡子細心打扮一番。從外套到褲子,從鞋子到襪子,包括口紅胭脂睫毛膏,無不精挑細選。
她甚至在想,一會見到趙明誠時該和他聊點什么?談文學,似乎不太貼切;談詩歌,似乎沒太意味;談歷史,好像太過粗獷;談時髦,似乎過于庸俗。自己平日里喜歡打牌賭博(李清照酷愛賭博,有“博祖(賭博祖師)”之稱),喝酒寫詩,可不知道趙明誠喜不喜歡?
初次見面,我該給趙明誠留一個什么印象呢?
苦苦思索了半天了李清照,終于想出來一個好辦法:打秋千。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如來,襪劃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李清照這首《點絳唇》,寫的就是當時自己見到趙明誠時的情形。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妝”,看看李清照清秀艷麗的外在裝扮,一個大膽追求愛情的獨立女性形象依然躍然于紙上。
此刻的李清照,于當日的情景仍是歷歷在目,可是,那終歸已經是二十七年的事情了。
唉!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 3 /
公元1129年9月,也就是趙明誠去世后的第一個月,金兵南犯。
大半夜聽到消息的宋高宗趙構,嚇的連褲子都來不及穿,就慌忙逃命。更可笑的是趙構這慫貨在逃亡途中由于受到過度驚嚇,導致嚴重陽痿,以致后來不能生育。此后,出于對江山社稷的考慮,趙構下令從民間找回了宋太祖趙匡胤的后裔來繼承皇位。
事情原委大概如下: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做了皇帝,是為宋太祖。
公元976年,農歷10月19日夜,宋太祖趙匡胤離奇駕崩,終年50歲。
對于趙匡胤的死因,正史記載含糊其辭。野史《湘山野錄》留下了“斧聲燭影”的千古謎案。對這類謎案,學術界主要有以下三種不同的、甚至是根本相反的看法:
第一,宋太祖或被暗殺(野史認為,暗殺者為宋太宗趙光義),或因急病猝死(有關學者認為趙匡胤患有心腦血管疾病),故沒有留下傳位于宋太宗的遺詔;
第二,宋太宗即位時沒有“任何遺詔”可以宣布,連“編造”的,甚至“事后編造”的太祖遺詔都沒有;
第三,正因為宋太祖沒有留下傳位遺詔,而太宗又未來得及或不便編造太祖遺詔,故宋代官修的《實錄》、《國史》和《長編》、《宋史》等書中也就“看不到”太祖的傳位遺詔。
公元976年,農歷10月21日,即趙匡胤去世后的第二天,他的同胞弟弟趙光義取代了他的兒子趙德芳(電視劇《包青天》里的那個大名鼎鼎的八賢王),做了北宋王朝的第二任皇帝,是為宋太宗。
宋太宗死后,傳位于兒子宋真宗,宋真宗又傳宋仁宗。就這樣,北宋王朝的皇位繼承人一直由宋太宗趙光義的子孫擔任,從此跟宋太祖趙匡胤的子孫再無半毛錢關系。
公元1127年,金國軍隊攻破北宋首都汴梁。包括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在內的整個北宋皇室,即宋太宗一脈的皇室成員,被金人一鍋端掉。史稱這一事件為:靖康之辱。
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中的男主角郭靖、楊康二人的名字,便取材于“靖康之恥”。
靖康之變后,走了狗屎運的九皇子康王趙構,成了北宋皇室的唯一“幸存者”,也成了大宋皇帝的唯一繼承人。只是不幸的是趙構在逃亡途中被金人嚇陽痿了,導致不能生育,所以才有了在民間尋找宋太祖趙匡胤的后裔回來繼承皇位的這一事件。
岳飛后來因為干預過皇位繼承之事,得罪了趙構,也為自己日后的災禍埋下了伏筆。
而這期間,李清照基本上是追隨趙構的逃亡路線追進。當然李清照追趕趙構并不是為了活命,而是要將自己和趙明誠生前收集積攢的文物送給朝廷。因為李清照深知在這戰火連天的歲月里,僅靠她自己的能力實在是難以保全這些文物。
可是出乎李清照意料的是,這個可憐而又可恨的趙跑跑趙構,并不代表這個國家。他所代表的,僅是他自己的那條小命而已。
當然,結果我們可想而知,李清照最終沒能追上趙構。當年十一月,李清照流浪到衢州,次年三月又到越州。這期間,她寄存在洪州的兩萬卷書,兩千卷金石拓片又被南侵的金兵焚掠一空。而到越州時,李清照隨身帶著的五大箱文物也被賊人在夜里破墻盜走。
/ 4 /
可謂屋漏恰逢連夜雨,慘遭變故,身心飽受挫折打擊的李清照,在這期間又遇到了另外一個男人,張汝舟。
我猜想這個心懷叵測的渣男張汝舟,當時應該是這樣搞定李清照的。他先是披上羊皮,虛與委蛇地將自己裝扮成暖男的樣子,趁機向急需男人肩膀依靠的李清照伸出了和藹友善之手:
親愛的清照女士,您好!我叫張汝舟,是個大宋政府的一個小公務員。您可能不知道,我是您忠實的粉絲,而您則是我唯一的偶像。我讀您的詩歌已經有二十多年了,您的微薄,豆瓣,微信公眾號等所有的公共社交網絡平臺,我都已經老早關注。您所有的詩詞文章我都如數家珍,倒背如流。我對您的敬仰之情,有長江之水,滔滔不絕,又如黃河泛濫,一發而不可收拾。
清照女士,還有個事您可能不知道,其實我也是個文藝青年。我也喜歡寫詩作詞,也曾夜點油燈下苦功,早晨天還沒亮就起來用功了。那些年,我張某人是起的比雞早,睡的比狗晚。為了寫詩,我也曾玩命的學習。可是自打讀到了您的詩詞,我才知道,我的文學創作之路也就到此為止了。您的高度,是我無法企及的;您的深度,是我無法融入的;您是太陽,是雨露,是雷電,是光明,您是人間的四月天。是我打從娘胎里一出來就苦苦追尋著的愛慕對象。
我知道我可能有些唐突,但是,請您相信,我對您的愛絕對是真心的,我可以對天發誓。親愛的清照女士,請您給我一個機會,讓我陪著您一起,賞花賞月賞秋香,思君思國思社稷,可好?
我設想,張汝舟當時應該是像一條哈巴狗一樣,用極其虛偽惡心的花言巧語騙取了李清照的信任,打動了李清照那顆飽受世情冷暖,人世滄桑的心。于是乎,在張汝舟這個偽裝暖男的蓄意欺騙下,李清照一不留神做出了一個極其錯誤的決定:
嫁張汝舟。
/ 5 /
當然,剛結婚那會,張汝舟對李清照還是挺好的。他為人彬彬有禮,像個謙謙君子,對李清照照顧得也還不錯。
這一時期的張汝舟,其人物形象,像極了古龍筆下的“偽君子”。而這種偽君子在目的沒有達到之前,其人道德水準,是具備了世間好男人所具備的所有優點。譬如王憐花、龍嘯云、連城璧、江別鶴等。
當然,故事進展跟古龍小說中的大致相似。與李清照結婚后不久,張汝舟便撕掉了他虛假的羊皮,暴露出原本的狼性。原來張汝舟接近李清照的真實想法是想占有李清照身邊尚存的文物,可這些東西是李清照視之如命的,而且《金石錄》也還沒有整理成書,怎么能就這樣交給張汝舟呢?
兩人先是在文物支配權上鬧矛盾,漸漸發現志向情趣大異,真正是同床異夢。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張汝舟這個渣男,竟然對李清照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家暴。可憐的李清照,在有苦難言的黑暗婚姻中,受盡了張汝舟殘酷的毆打和折磨。
李清照的人生,又一次掉進了無底深淵。
在此后的多個愁緒難眠的夜晚,李清照不僅在內心一次又一次的問著自己同一句話:我該怎么辦?
/ 6 /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痛定思痛的后的李清照,在經過一番心里斗爭后,做出了一個在當時可以說是驚世駭俗的決定:離婚。
對于此時的李清照,我對她的敬佩,只能借用現代京劇《沙家浜》中“智斗”一折里刁德一說阿慶嫂的一句戲詞來形容:
這個女人吶啊不尋常!
因為在當時,依照宋朝法律,女人告丈夫,無論對錯輸贏,都要坐牢兩年。李清照是一個在感情生活上絕不湊合的人,她寧肯受皮肉之苦,也不受精神的奴役。一旦看穿對方的靈魂,她便表現出無情的鄙視和深切的懊悔。她在給友人的信中說:
“猥以桑榆之晚景,配茲駔儈之下材。”
李清照是何等剛烈之人,她寧可坐牢,也不肯與張汝舟這“駔儈”之人為伴。
于是李清照收集了張汝舟在科舉考試作弊過關的相關證據后,將張汝舟告上大堂。而這場官司的結果是張汝舟被發配到柳州,李清照也隨之入獄。
可能是李清照的名聲太大,當時又有許多人關注此事,再加上朝中友人幫忙,李清照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釋放了。但這件事在李清照心靈深處留下了重重的一道傷痕,久久不能痊愈。
/ 7 /
感情生活的痛苦,國家民族的苦難,世俗之人的誤解,將李清照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葉孤舟在風浪中無助地飄搖。
李清照一生,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棟,她學富五車,詞動京華,到頭來卻落得個報國無門,情無所托,學無所專,別人看她如同怪異。
李清照感覺自己像是生活在一個四面不著邊際的深淵里,一種可怕的孤獨在向她襲來。這個世界上似乎沒有一個人能讀懂她的心。
在杭州城深秋的落葉黃花中,李清照孤身一人,茫然地行走著。此情此景,融匯于心。在一個愁緒難安的黃昏時分,孤獨的李清照,在三杯兩盞淡酒下肚后,吟出濃縮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詞作《聲聲慢》。而這首詞也確立了李清照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