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狄安
2022年4月,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入圍電影《世界末日》。
我們離童年太久了。
舊世界的崩塌,新系統的誕生,可能只是一件事的經歷,便懂了。
大人們總會驚訝,孩子們怎么就突然童真喪失了,殊不知,他們正做著這一切的導向與施壓。
孩子以為逃開家,就離開了不公平,但他們不知道,這世界是擁有同樣價值觀的大人們在主宰。
什么才是真正的世界末日?!
對于保羅的家人來說,“世界末日”是惴惴不安的時局與歧視。
對于保羅來說,“世界末日”是外公的逝去,摯友的離開。
是孩子長成大人!
作者知道“碰撞樂隊在《世界末日》的歌曲結尾里是那么唱的。
Remember to kick it over.
No one will guide you Armagideon time.”
【影評伯樂推薦語】:
在準備寫推薦語時,狄安先生的文章被審核,我便去找電影來看,按照“世界末日”我找到中譯也是“世界末日”的電影Armageddon,講的是一顆巨大的隕石即將撞擊地球毀滅人類。
后來知道文章中這部“世界末日”的英文是Armageddon Time,不是毀滅地球,是從孩子的視角審視成人的世界,極為深意的片名。
以孩子的視角審視成人的世界,會是什么?
從文章開篇我就一直猜測作者所說的James Gray通過這部Armageddon Time還會告訴我們一些別的什么呢?
關于友誼與忠誠嗎?關于自我和解與救贖嗎?是對這不公平的世界的吶喊嗎?
電影是一部非常私人化的時光敘事。導演將極為深刻的問題,可能不亞于隕石撞地球的毀滅,平鋪直敘在劇情中,用在一知半解的世界里的孩子的成長撕開成人世界偽裝的美好。
我一直注意到作者用力于碰撞樂隊(The Clash)的《世界末日》。
在導演看來,“世界末日”是他年幼時形成的文化創傷。
里根競選總統時也說道:Armageddon Time,我們可能是看到世界末日的那一代人。
“世界末日”在每個人心里都有著自己的評判,文章與電影一樣已經做了自己最好地表達。
感謝作者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