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這個題目時,笑的很沒心沒肺。
我知道,我就是這么一個拖延癥晚期患者。幾乎沒有事情是我會立刻去完成的,甚至連開始都沒有。
追溯下來,在我活的這不短不長的30年里,這個病已伴我25年左右。
小學開始,每天的作業都是要到第二天早上偷偷的爬起來去做,因為時間緊張,經常完不成。
暑假的作業更是,每次都要到離開學還有一兩天才開始,而且還是會繼續拖,到開學的當天早上仍在緊張匆忙的趕作業。
大學,基本不上課。所有的課本都在考試前一周開始翻起,但最終仍然會拖到最后一晚上。在我記憶里,考前一晚我從來沒睡過覺......
上班,這些仍然繼續,領導安排的事情,我總是會記住最后的期限,在最后的時刻完成。
拖延癥深深的扎根我的生活里,和別人約會,我很早開始準備,但總是會拖到最后一分鐘出門,經常遲到。趕班車,早起1個多小時,也會拖到班車發動起來趕到,基本每天都在追班車......
就像現在,給自己定的每天一篇文章,拖一下再拖一下,轉眼看的時候欠了4篇......
這就是我,一個嚴重的拖延癥患者!
以前的我,一邊拖延著,一邊自責:為什么不能像那些有規律的人一樣,按部就班的安排生活,一定要活的這么匆忙?!
我試圖做些改變,我查閱書籍,給自己制定21天/90天計劃,定上鬧鐘,寫日記,安排朋友按時給我打電話......很快,我發現我失敗了。好!調整一下,再來一次!然后又失敗了......
在經歷無數次失敗后,我突然想,我為什么要改呢?這樣子不是挺好?
在嚴格按照“計劃”生活的過程中,我時刻想著不要拖延,要看著時間。除了最后出門或者最后交“作業”的時候我坦然一些,其他時間我大都是處在一種緊張的狀態。
我按照自己的節奏生活,除了最后的那一刻比較匆忙,其他的大部分時間都很自在,不急不緩。這何嘗不是專屬我的一種自由?
都會有“緊張”,都會有“自在”,為什么我要評判我的不好,別人的好?不過是發生的時間不一樣而已。
當我想明白這些之后,我做回自己,不急不緩的拖延著,在最后時刻緊張一下。客觀點說,想明白之后,緊張的感覺也很少有了。我接受我自己,全然的接受自己,沒有評判,也就沒有約束了。
我們之所以活的痛苦,大部分的原因是不接受自己,不接受別人。試想一下,一個連自己都不能完全接受,不能全然愛自己的人,又有什么力量去接受別人,愛別人呢?!
我是一個拖延癥晚期患者,我接受并愛著這樣的自己!
這是米姑娘100天持續寫作計劃的第6天“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