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快樂的童年是做有意義的事情
背景:要素質教育,要快樂的童年,要無憂無慮
論點一:不上輔導班的孩子不一定快樂。甲小朋友父母開明,希望她能輕輕松松渡過自己的童年,當媽媽看著孩子艷羨別人會鋼琴,小提琴的時候疑惑了;乙小朋友,初中,說小學時,天天找朋友瘋玩,問快樂嗎?答不知道自己都干了什么,回想起來也不覺得快樂!
論點二:上輔導班的孩子不一定不快樂。丙小朋友上了舞蹈班、美術班和鋼琴班,每個周末都沒時間出去玩,累不累呢?孩子說我想去啊,每次老師教更棒的曲子就會特別用心去學,回家的路上就會感覺格外開心呢;丁小朋友上了作文班、奧數班,是學習成績不好嗎?班里第一名,為什么要學呢,想學習更多的東西,讓自己變得更棒!
論點三:當然陽光下奔跑嬉戲的孩童無疑是快樂的,但快樂的方式一定不是只有這一種,尤其對于精力旺盛,充滿好奇心的兒童。他們的世界應該更加豐富多彩,他們的快樂應該除了玩樂,還要有努力,還要有拼搏……
所以,我們應該尊重孩子,尊重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尊重他們對藝術的追求,尊重他們對繽紛世界的向往……不要我們覺得他們壓力大,不大也大;我們覺得他們在家待著就一定快樂,他么就是快樂的。其實無論大人還是孩子,在這美好的時光里,只有在做自己喜歡的并需要為之奮斗的事情時,才能獲得更大的真正地快樂,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