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家長都感嘆,“孩子平時上學都認真聽講,放學也是按時把作業(yè)做完。但每次考試成績都不是太理想?!保鋵嵓议L們都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孩子上課聽講的過程是被動聽老師講解去獲取知識,孩子要想考試成績得高分,課堂上的45分鐘如何利用,很有學問。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1、提前預習第二天要講的課文,上課聽講效果事半功倍!
課前預習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孩子在預習中熟悉課本中要講的內(nèi)容和學習重點,將預習中發(fā)現(xiàn)的知識難點帶到課堂上,認真地傾聽老師的講解,整個學習過程都是積極的。而且一邊聽,一邊思考,知識也學習的更牢固。
2、鼓勵孩子主動發(fā)言,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現(xiàn)在不少學生都是喜歡默默聽講,只有個別學生勇于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通過提問我們才會獲取自已不會的問題,班上每個學生的悟性都不同,課堂的45分鐘很寶貴。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勇于回答問題,不懂的問題及時向老師提問,會提問的孩子往往也是會學習的學生。
3、課后讓孩子復習,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
課堂上孩子已經(jīng)理解了老師所講的知識,把疑難問題帶到課堂上,放學回家后必須要抓緊復習和鞏固,以免遺忘。
每天晚上8至9點記憶力強,可以復習英語、語文等需要背誦的課文,其余時間可復習數(shù)學、物理等需要演算和運用抽象思維的學科。
每個單元學習后,家長可以通過測試卷的形式了解孩子的知識掌握情況,測試是最好的檢驗辦法。出錯的地方也是知識點掌握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孩子可以針對性地重點復習,提高復習效率。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