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太陽剛剛從東方的地平線露出紅彤彤的臉龐,城市被籠罩在一片微暖的橘紅色的光里,整座城市散發著圣潔的光輝。
“洋芋擦擦~~和雜面”,一聲聲清脆的叫賣,喚醒了——延安。
熱氣氤氳的小攤前,老板手腳麻利地為一位位等待的顧客配好調料,舀上湯,再夾一筷子自家腌制的小菜,在路邊吃一碗熱乎乎的和雜面,飯量大的,再來半碗洋芋擦擦,吃飽喝足就該開始新的一天了。
迎著和煦的風,踩著溫暖的光。繁華街道、喧囂小巷,用雙腳在這片土地上一寸一寸地丈量,用雙眸在這座城市里一次一次地尋覓。
除去鋼筋混泥土的高樓大廈,還有在那些記憶斑駁的狹小胡同里,手拿煙桿的老爺爺一聲聲地呼喊,喚孫女回家吃飯的聲音在一縷縷青煙里緩緩飄散......
“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藍...”,極具鄉土氣息的打扮,更為這座城市增添了些許淳樸和平淡。院子門上的老門栓,銹跡斑斑,微露寒光,伸手輕輕觸碰,絲絲冰涼透過皮膚直入骨髓,那是時間賜予的生活溫度,更是歲月凝刻下的永痕記憶。
延安,不僅是一座有溫度的城市,也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
來到延安,在楊家嶺的早晨,看一片金色的光鋪灑中央大禮堂;在棗園,感受梨花的陣陣清香撲鼻而來;走進紀念館,透過陳舊的老照片感悟革命情懷;登上鳳凰山,遙望革命的雄鷹飛躍蒼茫大地......
東方紅,太陽升。曾經硝煙彌漫,如今早已煙消云散。在延安這片熱土,懷抱對生命的向往和熱情,在這歷史的起起落落里,眺望它的興衰,贊嘆它的榮光。
夜幕降臨的延安,華燈初上,星火璀璨。金色的光映襯著延河水閃閃發亮,蕩漾出的水紋閃現晶瑩的光澤。
遠處的寶塔山上,燈亮歌起,洪亮動人的陜北民歌、剛勁奔放的安塞腰鼓、精妙絕倫的剪紙技藝......在這場燈光秀里被完美地還原展現,寶塔發出萬丈光芒,迸發無限豪情,千千萬萬的人站在寶塔山下抬頭仰望,向著光亮那方,懷著一顆顆火熱的心,敬仰之情溢于言表,怎一個酣暢淋漓、嘆為觀止。
鑼鼓響,秧歌起,歡天喜地過大年。此時此刻的延安大地上,一片喜慶祥和。碧藍如洗的天空下,廣袤無垠的黃土地上,辛勤勞作了一年的人們,放下鋤頭,搖著花傘,邁起步子,跟上節拍,跳動起來。在“劈里啪啦”的爆竹聲、孩子們如銀鈴般的笑聲里,一碗碗菜肉冒著騰騰的熱氣在窯洞里久久不散,在這熱鬧非凡中辭舊迎新。
延安,這座有溫度的城市。
在這里,看看明媚炙熱的陽光,感受鮮紅的血液在血管中奔騰向前;在這里,找尋心靈的歸宿,精神的寄托,生命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