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白落梅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傳》,感悟林徽因老師的青春之情與遲暮之心,品味老師人生的酸甜苦辣和愛恨情仇。林徽因這一生都自始至終貫穿于三個男人的生命中——徐志摩、梁思成和金岳霖,他們對林徽因的愛表達方式大相徑庭卻都情真意切。徐志摩是詩情畫意浪漫飄逸的愛亦愛的放棄一切,情愿為之與舊愛張幼儀離異,甘愿做一株小草襯托林徽因的美麗典雅端莊;梁思成是一種寧靜祥和的愛,相敬如賓平淡無奇是包容,對林徽因來說更是一種寄托托付終身;金岳霖愛的沉穩、愛的理智、也愛的深刻,愿意為林徽因終生不娶,這是多大的勇氣和執著的信念。人的一生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過程和結果,有些人注重過程,享受過程的刺激;有些人重視結果,一種平和的結果方能平息忐忑不安的內心。
一位是風華絕塵的才女,另外三位是文壇上的泰山北斗,卻都被情字緊緊地聯系起來,像糖葫蘆一樣緊湊的串聯著。人世間的感情有時候連他們這樣文豪泰斗都難以分清理明,更何況碌碌無為的當下人。林徽因這一生伴隨太多的情理之中與意料之外,通過父輩的禮尚往來認識了慨當以慷浪漫灑脫的徐志摩,上演康橋難以忘卻的愛戀,最終卻未能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歲月的車轍在歷史長河里留下凹凸的印跡,晃眼間風塵絕代的容顏已不在,彼此間的感情卻日增月盛。在林徽因靜修在川南小鎮時,文壇豪杰都登門拜訪自然也少不了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他們暢所欲言談天論地包羅萬象,像宇宙中最遙遠的心系浩渺無垠。
冰心提起林徽因,開口就說:她很美麗,很有才氣。縱然靚麗淡雅的外表已迷倒世間多少男子,而她的才氣更能撼動民國的根基。參與國徽設計、改造傳統景泰藍、參加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這柔弱的女子曾幾何時還帶病臥床消瘦如骨。而對待事業她從未放棄過,臥病期間瀏覽大量古建筑書籍,撰寫《平郊建筑雜錄》《晉汾古建筑調查紀略》。她奉獻一生于建筑,不驕不躁在生命最后落寞的時刻盡顯光芒。
司馬遷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林徽因逝世于她最愛的四月天,沒有刺骨凜冽的北風,沒有冰天雪地的孤冷,而是在草長鶯飛柳葉飄飛的日子。她回望回首,恍然間似乎也明白,死亡也許是另一種開始,像冬去春來的草春風吹又生。一代巾幗再也回不去古城杭州爬滿藤蔓的院落,唯有一座墓碑和一對挽聯來祭奠她的軀殼,而她的靈魂早已飛回康橋,因為那里收存了她此生最美麗的光陰,雕刻了她一生最刻骨的印記。
幾程山水,千般故事,皆化為夢幻泡影。此刻的哀婉、嘆息已顯得空乏無力,春去秋來不相待,花謝花開無妄念。唯有衷心的祝福才能讓死者安息,生者堅強,你若安好便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