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書是《瞬變》,本書的作者是奇普·希思和丹·希思,他們經過大量研究發現:幾乎人類所有的行為改變,都不是對意志力的挑戰,而是感性與理性的較量,是平衡理智和情感的智慧考驗。
①『心理模型』
每個人都有把自己變得更好的愿望,有多少次,信心滿滿的制定計劃,又有多少次的不了了之。想想激動,但是行動上一動也不動。出現這些情況,是因為理性讓我們用長遠眼光考慮事情,可感性卻鼓勵我們及時行樂。這導致我們時常聽了那么多道理、下了那么多決心,還是無法徹底改變自己。
這就是著名的心理學模型,叫「大象與騎象人」,非常精確地描述了這種狀態。這個模型是說,人們感性的一面像一頭大象,理性的一面像一個騎象人。騎象人與大象相比是那么的渺小,要想控制大象真心不容易,要真正改變大象前進的方向,既要說服騎象人,也要改變大象本身。
②『行動和技巧』
001 發現亮點,復制亮點,指揮騎象人乖乖往前走
騎象人關注長遠利益,但會過度分析,很可能因為選擇太多,優柔寡斷,缺乏具體步驟,導致他理性的一面決策癱瘓,只是圍繞問題打轉,不再采取行動。有時分析問題固然正確,但不行動,毫無用處。如何打破這思維模式,最好的方法是找到亮點,復制亮點,立即行動。也就是說,找到一個行動榜樣,跟著他照做,擺脫原地打轉的狀態。
例如文中提到的專家被派到越南改善當地兒童營養水平,之前有很多人調研過這一問題,研究報告普遍認為,越南的營養不良是因為幾個問題:經濟貧困、衛生狀況差、清潔飲用水缺乏、農村居民沒有補充營養的意識。而這幾個問題每一個都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所以解決方案也會龐大的不得了。而就在這個問題分析的過程中,這些孩子們還在一天天長大,孩子們等不起。? 在這位專家看來這些分析固然正確,但毫無用處,全是正確的廢話。他完全沒有去管哪些問題,而是用“尋找亮點,復制亮點,立即行動”的方法,擺脫了無休止的分析問題,創造了奇跡。“尋找亮點,復制亮點”有種四兩撥千斤的感覺,小方法解決大問題。
尋找亮點,在我們生活中也很實用。例如這次期末考試,我們班一男生語文數學物理都名列前茅,但是一門英語較差。我第一句話說這次期末考試你英語考得很差,他毫無表情,好像一切都是在他預料之中,沒有任何感覺。我改變策略,把另外三門成績告訴他,與我們班的第一名不相上下,他聽了忍不住笑出來了,他覺得自己也很牛,因為這三門功課相比以前他也是進步的,也就是他身上的亮點。然后他就主動跟我說知道假期該怎么辦,全力以赴放在英語上,爭取今后有個較大進步。
只要用心觀察,生活中處處皆亮點。那些成功的閃閃星光正是亮點,他們照亮了通往改變的行動路線,也燃起了改變的希望。
002 找到感覺,縮小改變幅度,點燃大象的激情
讓大象產生感覺,是改變的重要環節,例如我上面舉例的我們班的小男生,他就找到了感覺,興奮,并且他想保持這種興奮的狀態,所以主動要求改變。就像貓叔說:“慢慢來,走的快”“每天堅持一點點,堅持帶來大改變”,改變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細水長流,可以把大目標拆分成小目標來完成,降低任務完成的難度,可以是大象有成就感,滿足感,從而堅持前行。
003 改變環境,強化正向心態,營造新路徑
就像今天我們加入小灶群的群友,懷著要改變自己,把自己變得更好的強烈心態,加入了小灶群,走出了舒適區,迎來了一個全新的環境。貓叔關于“見識的、行動、改變”的一系列活動,方便我們發現別人的亮點,不斷的點燃我們的激情,不斷強化正面心態,規避負面心態,不斷的營造新的路徑,把我們變得更好,一群人走得遠,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得以改變。
感恩貓叔的用心,感恩奕晴和班委的付出,感恩群友的一路陪伴!
參考書目:《瞬變》[美]? 奇普·希思? 丹·希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