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組織,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崗位,都有它的游戲規則。常言道「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但做事得先做人,所謂哪家公司怎樣怎樣,其實就是說那家公司的人怎么樣,事情做得怎么樣。作為職場新人,需要知道哪些職場道理呢?
一、做人
所謂「做人做得好,沒必要挨刀」,而職場新人「做人」,無外乎對上級,同事。
(一)上級
1.上級永遠沒有「錯」
有些新人的內心戲很強“我的上級就是一個傻逼,能力不如我,老子覺得很憋屈,他還老給我亂七八糟的任務,我不想執行!”,但現實是,在職場的游戲規則中,他扮演的角色是你的上級。上級之所以能成為上級,一定有他的過人之處。有時候你不能理解他的決策,是因為他的職位能讓他接觸到一些你接觸不到的信息。在做好本職工作(棋子)的前提下, 請試圖站在上級(棋手)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能使你的格局更大。
2.可以「挑戰」你的上級,但請拿出充分的理由
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你必須要有極具說服力的理由,充分的數據支持。如果沒有這些的支撐,那就立刻去執行上級的決定,不要做無謂的對抗。
3.上級批評你的時候,先不要急著解釋
上級因為你工作失誤而批評你,那是正常的,因為你的失誤會給他甚至團隊的工作造成負面影響。你給人添了麻煩,被批評幾句,別玻璃心受不了。
上級批評你,是為了讓你下次不要再犯,懂就好不用解釋太多 。
(如果有「冤情」,記得挑時機再好好溝通下)
(二)同事
1.對老員工尊重,對新員工友好
前輩就是前輩,即使比我只大一天,也會有多一天的睿智、遠見卓識,前輩可敬;
后生就是后生,即使只比我小一天,也有多一天的激情、青春活力,后生可畏。
人人都需要被尊重的感覺,尊重和理解別人是做人成功的最重要前提之一。做到了這一點,你才能更好傾聽和真正理解別人在說什么,他們的立場和觀點是什么。這個世界不是個二值邏輯非黑即白的,參次多元都需要被尊重和理解。
2.同事之間的信任非常重要,信任是高效溝通的基礎
但你一定要記住,同事之間的信任重要,但這信任,僅僅限于你相信他和你一樣,愿意為了公司的業績努力,答應你的事情他一定會盡力做到最好,而拒絕你的請求是因為涉及了原則而不是故意刁難——這種信任,是共同合作的團隊成員的信任,而不是朋友間的信任。
你信任一個朋友,會跟他吐槽一切,愿意把自己的心情告訴他;但你對的同事的信任不應該包括這些。能區分清楚同事和朋友,是一個專業職場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
3.做好任何人都有可能坑你的心理準備…并且做好充分的準備
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做事都盡量留個心眼,有些口頭上的承諾可以選擇相信,但要知道那些只停在口頭上的并不可靠,沒問題的時候大家都相安無事,但一出事就只能是你認栽了。。。
4.真誠以待,但勿交淺言深
人微言輕的時候,一定不要參與或者一定不要過早參與表態站隊,也不要輕易對同事之間的流言和八卦發表看法,別人告訴你時,笑一笑,打哈哈就好。在背后說人長短是大忌。因為對方會因為知道你討厭他,而反過來更加討厭你,并且和你作對,給你設陷阱制造困難。職場忌交淺言深!
二、做事
1.新人可以犯錯,但千萬不要認為自己是新人就可以犯錯
優秀與「新人」與否無關,與你本身有關。同樣是「新人」,做同一件事,滿分100分的情況下,有人能做到120分,有人能拿100分,有人只能拿80分,這就是「差距」。
犯了錯,別用「新人」的tag給自己找借口,做一個有擔當的人,客觀反思認真總結,保證以后不犯同樣的錯誤就是了。
犯了錯,別玻璃心,別自帶「優秀者」的光環,在這一個錯誤上糾結不清,一蹶不振。新人走彎路正常,有挫敗感也在所難免,真正的「優秀」不僅是做事120分,而是拿了80分,還能笑著說「沒事!再來!」。因為這時候的重點已不在做事,而是看你如何反應。由你如何面對可能不利于你的事實,可以看到你未來的可塑性。
2.結果導向,職場上功勞比苦勞更有說服力
如果你做一件事情,首先要考慮你要得到的結果是什么,是不是和目標一致。其次要考慮你的配合者,你的結果和過程是否滿足所有和你配合的人的需求。
職場不是考場,你很努力的做了80%的試卷就能夠得到80分,實際上很努力的做了80%的工作,得到的可能是0,因為你沒有完成工作,沒有實現目標。
如果說你想做搏擊長空的雄鷹,那你做過的事情,就是你的羽毛,要懂得愛惜。
在公司埋頭努力工作很好,但職場是一個看功勞多過看苦勞的地方。不是說工作的過程不重要,但要明白成績和結果才能更好地說服人。職場中大家都很忙的,沒人有閑聽你那喋喋的苦勞。所以,少年,還是做一個結果導向的人吧。
3.事情要先做完,在做完的基礎上再去想做好
在完美主義庇護下的拖延癥患者,千萬不要自我放棄呀。想把事做好是對的,前提是你得先把事高效地做完吧。
4.執行多任務時向上級確定任務優先級
(1)復述上級的要求,并確認任務間的優先級、時間、質量,把握好工作開展的節奏。
(2)過程中保持反饋。在關鍵節點,讓上級和同事知曉項目的進度。有困難應該第一時間知會,同時拿出解決方案或備選方案。
(3)完成后匯報。很多人經常忽略這一點,所以經常會有“那個我前兩天就發給您了啊”這樣的反饋。請注意一點:工作的完成不是以完成本身為衡量標準,而是以完成工作匯報并得到評價為衡量標準。
5.多學習,時間是你用來成長和變優秀的
新人,一定要自信,要相信能力是可以發展和提升的, 通過科學的方法努力工作,你是可以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得更優秀的。新人以劉姥姥的模樣進入職場這個“大觀園”摸爬滾打,有朝一日也能以王熙鳳的姿態笑傲職場。
We are a commercial operation, not an education institution,所以工作中很多問題其實都是靠自學解決的。互聯網時代「智商能低,情商能低,搜商不能低」,學會用搜索引擎和各種工具會讓你的工作效率提升不只一點點。
任何人的成長都不只是「學」出來的,重點在「習」,都是練出來的。在這個練的過程中,從0到1是非常考驗人的學習能力的,而從1到100,也不是一系列簡單動作的重復重復再重復,而是「刻意訓練」。在能把一件事情做到100分時,應該琢磨怎么能把事情做到120分,哪怕只是做個簡單的表格,發一封簡單的郵件,里面都有你能改進和提高的地方,你給自己的要求必須是把這件事情做到120分。跳出「舒適區」,你才能更好地學習和成長。
6.多總結,沉淀下來的都是自己的
基本上一段時間后,你對自己的工作就比較熟悉了,基礎技能也差不多掌握了,基本流程也差不多理順了,框架已基本構建。與此同時,學習曲線增長放慢,這個時候就要做好總結了,重復、迭代和優化。總結是提升自我必要的條件之一,PDCA循環里最后一步很重要的就是需要總結,把填坑心得、好的想法以文字的形式輸出,這個輸出的過程會讓你思考,形成經驗。然后,再測試,反饋,周而復始。沉淀下來的,這都是寶貴的東西啊。
三、平衡
1.職場有職場的(潛)規則,你有你的原則。人情世故要看透,赤子之心不可丟。
2.不會做人,再會做事也是渣;不會做事,再會做人也是朽。
3.在工作中,你可以隨時被替代;而對于你的家庭,你的父母,你的親人……你,也許是全部。
4.沒有累不死的牛,只有耕不完的地。保重身體!!!
5.工作與人生
人在年輕時,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決定自己的一生要做什么。在這方面,我倒沒什么具體的建議:干什么都可以……總而言之,干什么都是好的,但要干出個樣子來,這才是人的價值和尊嚴所在。人在工作時,不但要用到手、腿和腰,還要用腦子和自己的心胸。我總覺得國人對著后一方面不夠重視,這樣就會把工作看成是受罪。失掉了快樂最主要的源泉,對生活的態度也會因之變得灰暗。
人活在世上,不但有身體,還有頭腦和心胸……對我自己來說,心胸是我在生活中想要達到的最低目標。某件事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認為它不值得一做;某個人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覺得他不值得一交;某種生活有悖于我的心胸,我就會以為它不值得一過。羅素先生曾言,對人來說,不加檢點的生活,確實不值得一過。我同意他的意見:不加檢點的生活,屬于不能接受的生活之一種。人必須過他可以接受的生活,這恰恰是他改變一切的動力。人有了心胸,就可以用它來改變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