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2、譯文
傅佩榮注解
孔子說:“吃的是粗糧,喝的是冷水,彎起手臂做枕頭,這樣的生活也有樂趣啊!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我就好像浮云一樣。”
傅佩榮:快樂由內而發
“曲肱而枕之”,代表家徒四壁,連床都沒有。耶穌說過:“狐貍有穴,天上的飛鳥有巢,但是人子卻沒有放枕頭的地方。”說的是他到處傳教,四海為家,任何地方都可以安睡。耶穌與孔子所要表達的意思幾乎一樣。圣哲之所以了不起,就在于他們從來沒想要滿足生活的需求。
這絕不是說吃粗食。喝冷水就等于快樂,重要的是另有快樂的來源,它是由內而發的。我們知道,人通常愈得意愈成功,外在的考慮就愈多。如此一來,內在能發出來的力量就愈小。
傅佩榮:超越生命既定的限制
與人溝通,要從每個人自身的角度出發。水,沒有固定的形狀,卻可由裝水容器的形狀來決定。一口很大的缸,可以裝很多水;一個小酒杯,就只能裝一點點水。
人在社會上發展定型之后,如果習慣于某個職業或者特殊的生活領域,就會變得和小酒杯一樣。海水不能斗量,用一個小杯子裝水,豈不是太狹隘了嗎?所以我們要練習超越自己生命里既定的限制,包括所學的專業以及從事的職業、生活的范圍,讓自己回歸到完整的生命。
3、學習心得
其實傅佩榮老師的釋義和延伸已經完全詮釋這則內容,可我偏激點認為清貧的生活欲望的降低,會因為艱難有委屈抱怨不滿,人的快樂在減少,如果不是內心真正豁達是不會快樂的,因為人就是欲望的動物,而做到真正豁達的人一定是修行極為高深,由內而發的,起碼在溫飽基礎上小康一些,欲望不是那么強烈,會更多些滿足和快樂,一家之言,說說而起
又看了一遍《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看起,正是改革開放農村承包制,大家想干又不敢干的時候,帶頭做了嘗到甜頭那種日子有奔頭的快樂是第一卷苦難生活所給予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