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些地方,窗戶被叫做“斗眼”,初聽時不明白是什么,還在猜想:是貓狗進出的洞吧。一打聽,原來是兩回事:“斗眼”就是指窗。這說明窗子的面積是多么的小,如人的眼睛一樣大小。
窗戶是裝在房屋子的。房子供人居住,有門進出,所以窗小點也沒什么,甚至是可有可無。以前農村建的泥瓦房,窗戶小得很,是因為房子要靠墻支撐起來,窗戶大了,墻的承重就大,變得不牢固。后來技術不斷進步,墻壁的承重作用弱化,窗戶逐漸占領墻的面積越來越大。
窗戶小,風和日麗時,從外面透進房間的陽光和吹進春風少,甚至是連窗外花草樹木泥土的清香也侵襲不進屋內,但也有好處,狂風暴雨時,風雨侵入屋內的量也少。同樣,窗戶大,從外面射進屋內的陽光多,射進屋內的雨水必然也多。所以窗的大小與它的好處和壞處是一半一半。
現代人建房子,追求光線充足,美名曰房子亮堂,可以保護眼睛不至很早就近視,可以使人心情陽光明媚,可以使人心胸寬廣。恨不得整片墻都拿來做窗戶。可是又掛上窗簾,說是保護隱私。看來人是一種矛盾的動物。
窗,不管大小,不但漏進春天的風,夏天的太陽,秋天的干燥,冬天的寒冷,還漏進聲音,四季的聲音。這聲音很多:吵雜的、急促的、美妙動聽的……不一而足。當我們聽到嘈雜聲,感到心煩意亂時,會緊閉窗戶,讓它遠里我們的耳朵;當我們聽到動聽的,心情愉悅,會把窗戶完全打開,就如釋放束縛的心靈,使得身心無限放松。早上,窗外唧唧啾啾的鳥兒,我們可能說是它們吵醒我們,但是為什么不能說是我們在吵著它們呢?起床第一件事,拉開窗簾,看到窗外藍天白云,想到今天又是一個好晴天,心會舒服無比。打開窗戶,這天第一股新鮮的空氣撲進房間,深吸一口,心曠神怡,愉快的一天開始了,從這一扇窗戶里。假如拉開窗簾,看到烏云密布,窗就懶得去開了,計劃今天出門活動的欲望也大打折扣,甚至連出門的興趣也消失殆盡。非出門不可,嘴里不說,心里也會罵這鬼天氣,不合時宜。當然,像現在炎熱無比,假如早上開窗,半夜雨后的清涼空氣穿進來,那是另一種美好了。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可以讓我們欣賞外面精彩的世界,也能讓人透過它窺探出心底的秘密。房間的窗戶可以讓我們看到天氣的好壞,第一時間呼吸到清晨的新鮮空氣,也可以露出房間里隱藏的秘密,所以我們要關好窗,拉上窗簾,不讓秘密透露出去,也不讓外面的吵嚷影響我們。關閉窗戶就像關閉眼睛一樣,使得心靈只在狹小的房間里思考,也可以使我們的心安靜。有朋友說,靜與外面的世界無關,心靜世界自然安靜。由此看來,心不安靜,即使人在沒有窗戶的房間里心也會躁動不安。那么窗戶的用途也不是那么大了。
其實,窗戶就是人的欲望。春天,人們欲望外面的春色;夏天,人們想讓驕陽炙烤春天留在房間的霉氣;秋天,人們喜歡窗外的藍天白云;冬天,人們喜歡窗外皚皚白雪,不是有“窗含西嶺千秋雪”的詩句么?所以就敞開窗戶,如敞開心扉,讓欲望闖進心里。可是如果風大了,會吹得房間的物品亂七八糟,因此窗戶又不能開得太大,更不能時時開著,只能在恰當的時候打開恰當的縫,就如心靈不會完全敞開,總會留著一隅保護自己珍貴的東西。現代社會復雜多變,人心難測,適時開窗,呼吸新鮮空氣,適時關窗,阻擋外世的侵擾,不失是一種智慧,可又有多少人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