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儀
? 日本茶道以其強烈的儀式感濃厚的文化氣息聞名世界。有人常說它的形式過于繁瑣,也有人說它是抄襲中國茶道。我認為這可能是中日文化的差異性以及各人相異的文化背景、生活節奏、習慣、喜好所致。
1.從定義看——與文化相關所以不論繁瑣
“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飯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將日常生活行為與宗教、哲學、倫理和美學熔為一爐,成為一門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活動。它不僅僅是物質享受,而且通過茶會,學習茶禮,陶冶性情,培養人的審美觀和道德觀念。”——百度百科“日本茶道”
? 我的看法:日本茶道是一門文化藝術活動,是日本傳統文化的傳播媒介。既然是文化,就不可以論優劣。這其中有他們對民族文化的熱愛與堅守,創新或者守舊都是他們自身要做的選擇。我們過春節過端午節也是我們自己的文化傳統,西方過圣誕節是西方的文化傳統。我們首先要做到尊重自己和其他民族、其他國家的文化,不可以以形式是否繁瑣而論其是否優劣。
? 2.從追求看——還是有差異
? 我的日常生活感受是,喝茶是聊天增進感情的一個活動。沒有太多的禮節,給長輩斟茶就好了。喝茶比較講究的長輩可能會追求某某產地某種形狀的紫砂壺和某某品種的茶葉,也是需要一些復雜的工序的,比較講究沖泡技法,不會像日本茶道那樣對沖茶的步數都有具體嚴謹的規定。中國的茶葉品種太多了,這與中國面積廣泛、種植茶葉的歷史悠久、一些地理因素也有關。
? 因為我沒有親身感受過日本茶道。所以還是在網上查找了日本茶道的資料。日本茶道主要指的是抹茶道。抹茶就是綠茶磨成的粉。這個品種的多樣性還是不如中國的茶。日本茶道的精神是“和、敬、清、寂”,分別是“人與人之間的和、對長輩的尊敬、器皿環境的清靜、寂靜中對自己的探索”(引號部分同樣源自百度)這么看,日本茶道“繁瑣”的形式的內在其實是對自己的約束,控制好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保有敬畏,探索自我。
? 我沒有親身感受過日本茶道,所以發出的這個感慨是不立體的。
交響音樂會也是有禮節的,這些禮節的本身不是為了為難觀眾,而是為所有人營造這個文化藝術活動該有的儀式感,以及表示對樂團的尊敬。日本茶道也是文化藝術活動。也需要儀式感。
“到處都有人逃避自己的命運,為了溫暖而逃回群體里。
人們為了躲避命運而逃向彼此。
人只有在跟自己本身無法相處時,才會產生畏懼。他們害怕,是因為他們從來不了解自己”——《德米安 少年彷徨時》 赫爾曼-黑塞(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