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依然有人讓你無措。”之前曾經在微博寫下過這樣一句話。
后來有人回復我“只有每月收到信用卡賬單的時候我才無措。”大家看了,哄的笑了一下,就散去。那些無措,好像就一下被機靈的接下茬兒消解掉了。
可是怎么能忘記那些無法言說的時刻。年輕時你遇見的是突如其來面對走過來的那個人,慌亂得手腳沒地方放;而現在可能是心中有萬語千言,對著微信卻只能微弱的說個“好”字。或許是凝視著“對方正在輸入……”那幾個字顯示了半天又恢復平靜時,心中情愫如海浪般涌上來又退下去的感受。更也許是進一步卻咫尺天涯、退一步并未海闊天空的兩難選擇。你來告訴我,這樣的時刻,真的是一張信用卡賬單可以消解的嗎?
成年人,更容易心碎。可它不像青春的心碎,如羲和敲日般發出一聲清脆的響聲,看得到斷裂。而是幽幽的嘆息,木炭上最后一點火芒的黯淡。可這也是最后的柔軟。
經歷世事以后,人應該變得更加感性和柔軟。否則越來越世故、冷硬,那就真的是沒有好好被對待過。心碎會來得更容易,因為你見過太多同樣的故事,甚至不需要看開頭就知道結局。那么,這個故事還要不要開始?年紀越大面臨的選擇題反而更多了。就像手足無措時依然笨拙的進行下去,預知心碎時也堅定的心碎下去。否則生活不是真的成了一堆灰燼?
所以心碎是件好事情,它意味著依然有心,依然柔軟,依然活著。奇妙的是,活到一個年紀,發現很多灰色情緒都是好東西。哪有什么負能量,你站的每一個位置,左邊都是負右邊都是正,曾經的正負也是可以互相轉換。那些所謂心碎、無措、迷茫、惆悵、憂傷,雖然有點兒灰,可是都是柔軟著的。可只要不一味沉溺其中,它們會奇妙的轉變為某種堅強。
所以又有什么真正的心碎呢?各種bug死機強行重啟一下都可以當做沒有發生過。啊心中一痛也是知道還有事情可以戳中你。我寧可你還是這樣敏感著。所以才寫下了這樣的題目。或許,我是對正能量的大詞兒充滿了不信任?他們都是那么政治正確卻那么冰冷。有些詞兒,是冰冷的瘋狂,比如互聯網+、創業、合作、顏值、賬戶余額……人們用這些詞兒捅你,告訴你,你不開心是因為閑的、不思進取、長得不好、兜里沒錢、單身、被時代拋棄……這些詞兒野心勃勃、熱愛交際、一臉雞賊……他們永遠不會心碎。當然,換一個角度說,他們沒有錯。對著信用卡賬單也會無措,可我想說的是,這樣的時代里,軟弱也是有意義的。
所以……愿你依然會感到心碎,為一片花瓣的落地,為一個人的離去,或回來。為一條偶然的社會新聞,為一只貓咪的小爪子,為講不出口的千言萬語。算了,也還是可以加上信用卡賬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