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無聊賴的狀態下,書籍卻成為了我的良師益友,對于一直都不喜歡看書看小說的自己,確實有些小小的變化,【靜好書院】的讀書打卡慢慢的走進了自己的生活,也開始學會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去閱讀,思考,例如早上等公交車上班的時候,不再感覺無所事事,拿出手機開始閱讀,我發現,這個時間恰好不容易被打擾,反而更容易集中精力閱讀,當然上車我不行,車上看書看手機,我都會暈眩反應,3月15日的閱讀任務是【高效能認識的七個習慣】之“雙贏思維”,剛看完一遍,理解不是很深刻,反復閱讀了字面后,稍微加深了自己的理解,首先是對“雙贏”一詞概念的解釋,簡單解釋就是人際關系的一種表現,合作雙方互惠!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異性不是身高,不是長相,而存在于不同的思維方式!其中【高效能認識的七個習慣】之“雙贏思維”提到的是人際交往的6種思維模式:
第1種思維方式:雙贏
為自己著想的同時不忘照顧他人的利益,為彼此的尋求共同的利益,善于傾聽,溝通和表達,達到了勇氣和體諒的平衡,達成雙贏。
第2種思維方式:贏輸
在合作當中,只考慮到自己的利益,只想自己贏。這種現象估計大家生活當中都有遇到過,這種合作關系也維持不了多久。
第3種思維方式:輸贏
選擇自己輸而讓別人贏的人。哈哈,這種用一句通俗的話來概括,算不算“放水”呢?至于為何“放水”估計不同的人背后有不同的故事吧!
第4種思維方式:輸輸
對于這種模式,【高效能認識的七個習慣】之“雙贏思維”是認為是雙輸思維的人缺乏勇氣與他人的體諒。他們嫉妒或批評別人,損人不利己,因為無人獲利,所以跟“沒有贏”一樣,如果是合作關系,選擇“雙輸”確實是難以讓人理解,但是如果是競爭關系,這種“雙輸”的關系如果代表是雙方都“沒有贏”,是否正面的理解成著“雙方實力相當”,或者雙方都爭強好勝,誰都贏,不想輸,當然這是個人的狹隘的觀點;
第5種思維方式:獨贏
一心一己求勝
第6種思維方式:不成交
在最高層次上體現雙贏的精神,這個可不可以理解成君子之交,志同道合,志不同咱仍賓禮相待,好聚好散!
接下來讓我感興趣的是第二個知識點:雙贏如何應用?
雙贏運用的四個方面:
1、品德;2、關系;3、雙贏協議;4、制度與流程
一、雙贏品德的三個特征:
1、正直:忠于自己的感受、價值觀;
看到這個關鍵詞的解釋,我對號入住了,是的,這么多年,書本上的條條框框,讓我太多的只是在意別人的感受,以至于我們很多時候除了在熟悉的人面前才敢于去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和價值觀,慢慢的開始戴上面具,官方的說話和做事,忽略了自己最真實的感受,例如普遍的工作現象,吃苦耐勞,悶著聲只工作不說話的員工,做了很久,工資永遠是同行業的最低標準,工資足夠縮衣節食的生存,談不上生活,結果在辭職的時候,老板苦口婆心的勸說,“什么原因,是工資太低嗎?我給你漲,你考慮考慮!”
其實你自己也覺得的工作賣力,工作能力很強,愛崗敬業,同事關系融洽,都不應該是現在的薪資待遇,可是你不去表達和溝通,卻選擇了默默的離開,你不忠于自己的感受和價值觀,不管離開去哪里,你都會被同樣的對待,所以,學會忠于自己的感受和價值觀才是愛自己的一種表現!
2、成熟: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想法,寬容對待他人的意見和感受;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讓我一味的認為成熟的表現就應該寬容對待他人的意見和感受,僅此而已,卻沒有人告訴我,我應該也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想法,舉個吃榴蓮的例子:A君喜歡吃榴蓮,而B女討厭榴蓮的味道,A君第一次在辦公室開心的吃榴蓮,B女默默的容忍了,沒吭聲,結果過兩日A君又在辦公室吃榴蓮,結果B女直接發火生氣大罵,A君莫名其妙。我說這個故事是想說,有勇氣表達自己,榴蓮的味道喜歡的人聞著香,不喜歡的人聞著難聞,B女如果第一次在A君吃榴蓮的時候,禮貌客氣的微笑說,“親,我對榴蓮的味道聞不了,您能不能不在辦公室吃榴蓮”,勇敢的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想法,我相信A君也會理解和明白的!
3、富足:我有你也有,我可以有你也可以有!所以相信自己!
二、雙贏關系
喜歡這一句——“雙贏的精髓就是信用,即感情賬戶”,形象,生動的解釋了雙贏的關系,存款賬戶余額增加和提款賬戶余額就會發生相對的投資變化,簡單易懂!
三、雙贏協議
協議中明確雙贏的5個要素:
1、預期結果:這個需要人生閱歷去能夠精準的去預測結果;
2、指導方針:將相無能累死三軍,指揮官的領導和指揮能力很重要;
3、可用資源:意識到資源的重要性,如何合理的調配資源;
4、任務考核:通過考核可以檢驗個人和團隊的能力和問題;
5、獎罰制度:有獎有罰,獎罰分明,才可以提高能動力;
三、雙贏體系及過程
對于【高效能認識的七個習慣】之“雙贏思維”這段話的解說,真的說到個人的心坎里,“如果只在口頭上提倡雙贏,實際上行為則是另外一套,那結果必定失敗,再好的人置身于一個糟糕的體現中,也不會有好的結果,因此雙贏只存在于體系健全的組織機構中,具體包括培訓、規劃、交流、預算、信息、薪酬等。”
我喜歡通俗的解釋——“畫大餅”,看得到,吃不著。
不管你是普通員工,管理層,老板,個人認為【高效能認識的七個習慣】之“雙贏思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值得閱讀和深思。
插語:在靜好書院的閱讀打卡的最后,都會有一項內容:問自己。多少人會經常為自己,多少人對自己很了解,接觸靜好書院中,不經意間發現,原來我從未了解過自己,也讓我越來越想知道,自己是什么樣子!
Ps:讀書,或許遇不到更好的自己,卻讓我慢慢的認知自己,改變自己!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