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女兒約好,晚上七點鐘去學校大門口給她送東西。
早到了幾分鐘,就透過校外的柵欄,一邊看校園風光,一邊注意著女兒過來的方向。
一個聲音在耳邊響起:你也來給孩子送東西?
我回頭,是一位七十上下的阿姨,挎著一個布袋,趕緊向老人家點頭致意:是的,送東西。
阿姨很健談:給孩子送啥呢?
我笑笑:有吃的,有用的。
阿姨又說:我也是來送東西,孫子這幾天不舒服,我每天下午沖好藥給他送過來。
我這才注意到,在柵欄下面的平臺上,放著一個不銹鋼小碗,碗里滿滿的,像是中藥的沖劑。
阿姨說:我不放心孫子,天天下午都過來,看著他把藥喝了我才回去。
這么聊了幾句,阿姨就敞開了心扉。
原來,阿姨的兒子和兒媳都在老家,為了讓孩子來省城上個好初中,特意在學校附近買了房子。
但兩人因工作又不能來陪讀,只好讓本該頤養天年的老母親,來這里照顧孩子,這一陪就是將近三年。
對于不得已的現實,阿姨也抱怨了幾句:這么大年紀還得給孩子看孩子,背井離鄉,離開生活了幾十年的地方,和熟悉的圈子,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完全被拴在了這里。
況且,自己年紀大了,青春期的孫子也不聽她的,倔得很,老是跟她對著干。
聽阿姨說這些,不由自主的,我的同理心就占了上風,感覺阿姨真挺不容易。
可是沒想到,接下來阿姨突然話風一轉,說道:我就這么一個孫子,我要是真啥也不管,也于心不忍,還是放不下啊。
然后又跟我說她孫子的成績,也很不錯,在班里排名挺靠前。
而且很喜歡照著網上的菜譜做飯,假期這兩個月,孫子在家沒少做好吃的,紅燒肉、獅子頭、鹵雞腿啊等等,比外面賣的都好吃。
說這些的時候,阿姨臉上帶著滿足的幸福的微笑,我知道,這孩子很多時候會是她的驕傲!
這時,女兒從教學樓那邊跑了過來,拉著我換了個地方,說了幾句悄悄話。
回家的路上,就一直在回想著那個很健談的阿姨。阿姨的現狀,又何嘗不是現在大多數老年人的現狀?
不幫兒女帶孩子吧,于心不忍,心疼兒女,總想為他們減輕一點負擔。
幫兒女帶孩子吧,天天就綁在了那兒,幾乎是完全沒了自己的空間。
真是左右為難!
但再難,做父母的到最后,還是會選擇去幫助自己的孩子,度過養孩子這個難關。
可憐天下父母心!
致敬天下所有的父母,你們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