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工地兩個星期,上周寫了篇《工地有感》,班長高瑩說能否寫個系列,于是有了這篇,沒有寫好全是班長的錯,哈哈。
一、辦事效率的巨大差異
昨天有個同事來施工現場替換我,下午4點到的酒店,因為我第二天的飛機,早上到現場交接太趕,于是電話里問他“要不你現在來下施工現場吧,咱們交接下”,同事回應“我還沒收拾好呢”。還沒收拾好?這句話我們銷售可說不出來。上個月施工前,因為交接界面需要劃分,銷售叫上我來這個項目現場簽了個補充協議。他那天凌晨4點多從江陰出發,坐大巴到南京機場,下午1點半到鄂爾多斯,我與他會和后,租了輛車,立馬趕往杭錦旗,中間接到業主電話問當天下午能否見面開個會,他毫不猶豫就答應了,到杭錦旗兩個小時車程,從杭錦旗到施工現場又是半個小時車程。開完會再趕回杭錦旗已經7點半了,吃過飯休息了一個小時,又叫上我去了業主的辦公區,因為業主找到了施工隊伍,經過反復討價還價,基本敲定了方案,回到賓館,已經是夜里12點多了。
這個兩人如此之大的辦事效率差異,讓我想直接對比下二人的工資,銷售一年30至50萬都不算多,而另一位估計連7萬都不到。總說銷售本來就掙得多只是借口,人家的辦事效率和能吃苦、熬得住的勁頭可能很多人完全不能比擬的。
二、老板思維
公司部門多,管理也是混亂,上幾天施工現場丟了一批材料(工地丟點材料的概率其實挺高),不貴,只有幾百塊錢,現在施工工期短,最好的方式是我在當地買,不耽誤施工。于是我給工程部打電話,他們說這個不歸他們管,給研發部也說不歸他們管,最后沒一個部門肯出這幾百塊錢,都說還是走申請程序,由公司買后再發往現場,我猶豫不決,一天就過去了,施工人員都急的不行了,我擅自決定自己就在當地買了趕緊施工。這幾百塊錢找誰報回去再扯,當時做出這個決定的直接原因是,我突然想到,假如我是老板,我會如何做。無非兩個選擇,自己墊錢當地買,還有就是走程序讓公司發過來,顯然前者省掉至少三天時間。假如我是老板,選哪個?我選了前者,并且事后輕松許多,覺得自己選對了。
三、熟練的自信
大前天下午,終于輪到管道安裝,換來幾個管工師傅,從開始準備工具,找材料,看圖紙,做計劃,一切井然有序,完全沒有之前設備安裝人員的扭扭捏捏。看著那幾個人干活,即便是不懂這塊技術的人,都會感受到他們的熟練、專業。其中一個細節更能感受清晰,當時我從其他地方走過來,看到調節閥前沒有閥門,我直接說這應該有個閥門啊,那兩位師傅連頭都不抬,就說“沒有,你去看圖紙。”我拿來圖紙,的確沒有,是圖紙漏畫了。當時的我確實被那兩位師傅的自信小小的震撼住了。顯然,這樣的自信是多年來經驗的積累、仔細琢磨、認真干活干出來的,用現在時髦的話來說,是經過大量的“刻意練習”。
飛機要起飛了,就寫這么多吧,在工地上呆個10幾天其實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