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日“愛和自由”公益巡講上海站,薛梅《協助孩子完整的成長》課后感
01
薛老師說,就像椅子不能少掉一條腿,孩子的成長,也需要身心靈各方面均衡發展。
有個五歲的男孩,明明,剛上大班,他對數學的認知特別好。加減乘除都會,每天閑了就去辦公室借計算器,點來點去。
但是他沒有朋友,因為他總是出其不意地打別人。別人可能只是路過而已,跟他并沒有沖突。問他為什么,他會說昨天他家的貓把他的水喝了。
在幼兒園兩三年了,他幾乎沒有哭過。有情緒了,只是笑,或者去打別人。
因為家里替代太多,他獨立做事情的機會少。所以都已經五歲了,他才剛開始剪紙。手部力量弱,不能很好地沿輪廓線剪。
明明的認知發展不錯,但是身體、情緒、心理的發展就滯后了很多。
02
薛老師從身體、情緒、感覺、心理、認知、精神六個方面,分別闡述了各自的重要性和意義,并且貼心地列出了我們成人能做的。
身體是生命的承載。禁錮生命,首先是從禁錮身體開始的。
我想起一個男孩,小哲,他剛入園的時候三歲半。但是天天跟著一個三歲三個月的男孩子在外面玩。他雖然年齡稍大一點,但身體要更柔軟無力。一起推小推車的時候,那個三歲三個月的孩子,還要常常停下來等他。
我們的幼兒園是很自由的環境,平常孩子都是自己選擇在教室里工作,還是到戶外去玩。最有特色的是樓梯的扶手,因為有一條扶手是給小孩子用的,稍低一點。孩子們會把腿蹺在低一點的扶手上,手扒住高一點的扶手,刺溜往下滑去。比走樓梯快多了。
小哲剛開始還完全不能自己滑。他的小伙伴哧溜滑下去了,他就焦急地叫老師,讓老師扶著他一只胳膊,他另一只胳膊扒著扶手,然后一點點蹭下去。
慢慢地小哲滑的速度變快了,更穩當了。他每天吃完飯下樓,睡完午覺下樓,都請老師陪他一起滑下去。他的表情也越來越習慣和淡定,不那么焦急了。
有一天吃完飯,我告訴他我沒法陪你下樓,他點點頭就自己下樓了。第二天我在樓下準備拿午飯,看到他從樓梯那里自己滑下來,然后走到我們這里。他并沒看到我。只是拉著一個老師說:“老師,我會滑扶手了!”他仰著頭,一臉的愉悅。
那一刻,我也很喜悅。為孩子自己的努力和自己的成就而感動。
他的家人擔心他會受傷,無意識地限制了他身體的發展。但是孩子,他有發展的內驅力。當他擁有自由的空間,他會自己去練習,發展自己。
身體的發展,意義不僅止于此。還支撐了他生命的自信和綻放。當他跟小朋友交往的時候,也更有自己內心的力量。
小哲,現在四歲四個月。跟老師的溝通后,爸媽也會多陪孩子到戶外去玩。他的身體發展比去年,進步太多了。
03
對于身體的發展,薛老師給父母的建議是:
1,多撫觸孩子。撫觸,能讓孩子感受到最原始的愛。并且幫助孩子建立身體的界限。不至于經常無意識地打別人。
2,給孩子自由。內心指到哪里,身體就跟隨到哪里。
3,引導孩子保護自己,維護秩序。不是呵斥,簡單粗暴的阻止,而是用分享和鼓勵的方式,告訴孩子,他可以做什么。
4,多帶孩子出去玩,進行豐富而適合的活動。要保證孩子的戶外活動時間,多到植物園、公園,這些大自然的地方,讓孩子盡情地跳躍、奔跑。或者是跟孩子一起扔飛盤,飛紙飛機,做一些好玩的游戲,發展身體。
04
除了身體,情緒、感覺、心理、認知和精神同樣重要。同樣要用愛的方式,科學的方式協助兒童的發展。薛老師用情景演示,講述孩子案例,分享視頻等方式,讓我們了解它們各自的重要性,以及我們如何做,如何去協助孩子的發展。
我們愛孩子是希望孩子成為他自己。成為一個獨一無二,完整成長的人。這樣的人擁有自我,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不容易被外界干擾,能夠獨立而快樂地為自己而生活。
感謝薛老師!感謝為這次公益講座而付出的新梅幼兒園的老師和志愿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