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門知識學了不會用等于白學,很快就會忘記。
音樂家在中小學花了大量時間學習數理化,而長期生活工作與它們沒有什么關系,時間久了會全部忘記,學鋼琴也是這個道理。
照葫蘆畫瓢只會看譜演奏,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知道彈的是什么,不知道右手旋律與左手和弦對應關系,缺少理論知識支撐,學的多忘的快。
為了考級學鋼琴的現象十分普遍,今年一級,明年四級的跳級現象更加嚴重,缺少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考完就忘。
對西方文化不理解,沒有起碼的常識,對所學內容一無所知。讓現代人彈古代人的作品,讓中國人彈外國人的作品,脫離實際,脫離生活,沒有興趣,沒有情感的互動與交流。
孩子學鋼琴幾乎都是上課回課、考試考級,除了彈給父母聽就是彈給老師聽,沒有表演的機會,有的父母親因為聽不懂傳統音樂,也不愿意聽孩子彈琴,學琴始終處于被動狀態。
春節晚會、電影電視、公共場所、娛樂場所等天天播放流行音樂。學生喜歡的是流行音樂,聽的也是流行音樂,學習的卻是生活中聽不到的傳統音樂,學習內容脫離實際。
與單聲部樂器不同,學鋼琴不僅要記住右手的旋律聲部,還要記住左手的伴奏聲部。和弦把位、音域位置、斷奏連奏、樂曲分句、強弱對比、表情符號等,不容易記憶,復調作品更增加了記憶的難度。
學習任何一門學科都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鋼琴學習也不例外。
學鋼琴需要一定數量練習曲來提高技能,需要一定數量樂曲來了解作曲家的創作手法,需要一定數量同時期作曲家的作品來了解古典、浪漫和現代樂派的和聲語匯與風格,沒有“量”容易忘。
學習傳統鋼琴左手不能模式化,既是優點又是缺點。優點:可以讓左手的功能最大化,如彈奏旋律、副旋律、節奏、和聲、伴奏織體等;缺點是左手沒有規律,不容易記憶。
高校聲樂、器樂、舞蹈等非鋼琴主修學生學習鋼琴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本專業,鋼琴副科是重要的課程,但是教學內容西化是錯誤的。學習只是為了考試,對專業學習沒有任何幫助,沒有興趣,也不想記憶,考完就忘。
可見,學習鋼琴一定要懂得學以致用。才不致于學一首忘一首。
本文由辛笛鋼琴教育原創
白云姑娘/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