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愛上無腦手游--天天愛消除,哇哈哈!最初因為女兒下載來玩,因為限制她的玩的時間,在家不常打開。但每次下班路上、等車的幾分鐘、排隊的幾分鐘、開會前的幾分鐘,都會拿出手機玩上一會,無需太多腦力,只需看著屏幕上的動物拼成一堆,“唰”地一排排地消除掉,一時爽快!(昨天晚上和女兒預習課文,講陳景潤就是用這無數個幾分鐘完成了英、俄、法、德四門外語的,哇!哈哈!)
相較下來,選擇玩手游,尤其是下班回家的路上,不需腦力的游戲讓我覺得很放松。回想起來,覺得好笑,從前那些個幾分鐘我都是捧上一本書看的。所以習慣的力量多么可敬又多么可怕。
習慣,一種長期以來形成的生活和思考的方式。假如習慣用來看書,你就不覺得腦力的苦,假如習慣用來手游,再重新開始腦力活,你就會覺得原來還是累,需要勇氣和心力。所以,為什么有些人能堅持鍛煉并且瘦,因為一直在路上是他的生活。所以為什么有些人總在閱讀,因為他手里無書不知道該做什么。所以為什么有些人已經很優秀還很努力,因為我們眼中的努力只是他們的習慣而已。
所以,在輕松和累游弋時,不能就這么輕易放過自己。
想起上周末,小小悅做作業。雖然小小悅的課外班相較下來,不算多的,但每門課做到一步一個腳印、扎實跟上課程,還是需要花些心力的。但通常我們都會給她留下一個周日下午的時間出去放風。每周六、日早起規定動作都是復習和作業。
平日里的晚間即使做完作業也大多數是用來在家看書、做手工,從未開過電視,看過動畫片什么的。
長此以往形成的習慣,我心里琢磨,小小悅從來也沒有叫過苦。這也是習慣的力量吧?沒有過多的無需腦力的消遣,找到了獨處時間里的滿足和快樂,所以習慣成為習慣,堅持了下來。
當然的,如果哪天我偶然發點神經質,覺得還應該更努力一點,連唯一的周日下午都不讓出去放風,小小悅當然也會撅起小嘴,無聲無息,豆大的眼淚吧嗒吧嗒往下掉。
這么一想,父母的教養責任真是重大,當然的大于學校里的知識教養。畢竟,伴隨小小悅一生的,是生活的各種習慣,比如對時間的珍惜、獨處時的消遣方式、漫漫人生路上的自我培養,人際關系里秉持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