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月的喜與憂
在潼潼滿半歲的這幾天里,爸爸媽媽一起經歷和見證了你的成長,并且很高興能與你一起經歷這些重要的小事。
12月24日,潼潼第一次吃米糊,爸爸和媽媽輪流喂小朋友吃,她會自己抓著勺子,急不及待地往嘴里送,可能心里在想這是什么東東呢,能吃哦,還挺好味道的呢,跟奶奶味道不太一樣,然后很喜歡地就把一勺米粉開出來的米糊吃下去了。在加米糊前,就一直在“引誘”潼潼形成食欲,并且她自身也告訴著我們,她已經準備好吃輔食了:比如自己有坐起來的意愿,并且坐著前靠著媽媽的手可以坐穩,有時候高興地還自己搖著腳晃晃地;很認真地看著我們吃飯,小嘴巴在學著我們嚼著;用勺子喂水的時候,可以很順利吞下去。
由于這天是平安夜,媽媽第一次用豎背背帶背出去逛街,哈哈,我們就去了天環廣場逛逛,去到已經5點多,也是潼潼平時傍晚小覺的時間,她在推車里也終于不敵睡意睡著了,連我們推著上下電梯顛了一下也沒有醒。我們吃飯時候潼潼很困,哈欠連天,卻還是東張西望,到最后看圣誕裝飾,倫敦橋和大熊,蜂蜜和茶杯,圣誕樹bling bling 和各式夜燈,都是她第一次看見的,世界紛繁妖嬈,依偎在媽媽的懷里,希望潼潼能感到安全和溫暖。
12月25日,潼潼滿6個月的一天,媽媽思前想后,工作日里早上起床到出門,下午下班回家到睡覺,媽媽一共就只有2.5-3小時是與潼潼共處的,怎么讓有限的時間里給予潼潼高質量的陪伴,有哪些事情是必要要做的,而且能跟潼潼進行好玩的互動,比如按摩、洗臉擦臉、換衣服、吃奶,早上這些都覺得很必要要做;晚上洗澡、吃飯、抱抱親親額頭,抱著的時候用下巴夾小手,都會讓潼潼樂呵呵,等潼潼心情好些放大床,一起躺著玩手指,一直拍拍說說話,潼潼就睡著了,這是今晚的嘗試,盡量減少潼潼睡前不必要的個人事務,多留出時間陪伴,建立固定一點的睡前儀式,比如抱著、親親、喂奶、玩玩,近些天,潼潼都比較少想吃著睡著,媽媽就想方法變化一下,看看潼潼是比較接受什么哄睡方式,今天的嘗試證明了陪著睡、自己睡著,小朋友是接受的,下一步就要強化這種喜歡的、接受的睡前儀式,并且有充分的時間進行,而不至于已經太困,困到哭了,立刻就要睡著。
但今天也是有新發現,媽媽在旁邊的時候,小人還是睡得好好的,8點睡著,陪到8:45,出去洗澡洗頭,還沒來得及吹干,醒了哭,大聲說話“媽媽在的,潼潼安心睡”,拍拍又睡回。10點左右想出去吹頭、洗吸奶器等,還沒開門,就哼唧哼唧要哭了,又趟到身旁安撫,然后都睡不太安穩。我想,小朋友是到了分離焦慮了吧,媽媽走開會害怕了。。終于,原本想著潼潼睡了就干點別的,最后也沒怎么能走出房門。
看了些關于分離焦慮的文章,覺得有些建議是可取的:
1、建立溫馨的睡眠程序,提前5-10分鐘,讓寶寶平靜下來。
2、不建議睡前大哭時抱出臥室玩一會或重復睡眠程序,讓寶寶以為可以拖延入睡時間,可以再玩或講一本書。
3、向寶寶解釋,她睡后媽媽會做什么,帶她看看那些場景。
4、頻繁夜醒安撫原則是越簡單越好,不要造成新的睡眠聯想,最簡單的就是語言,告訴寶寶媽媽在身邊;上升一級,語言+拍拍;再上升一級:抱起。
5、不要因為頻繁夜醒而破壞夜奶規律,不要頻繁塞奶。
看了上面的建議,我還需要建立,而且一直沒有建立的及時夜奶規律,這個也是說了但一直因為困而沒有堅守的,8點前入睡,11-12點夜奶一次,3-4點夜奶一次,需要堅持一下試試,其實小人不是真餓,就是想要媽媽安撫,可以用其他方式安撫下來睡回去的,就不需要塞奶。
分離焦慮是甜蜜的負擔,寶寶在訴說著她有多在意媽媽,媽媽以前經常有過分的想法,覺得潼潼為什么老是親奶奶,奶奶帶睡就睡長,媽媽帶就醒和放床醒,看來媽媽也該啊Q一下,或者寶寶在你抱著時特別舒服,不想被放下,覺得媽媽抱最安全了。寶寶不會刻意對媽媽笑,是因為寶寶認為媽媽就是自己,有誰會傻愣愣地對自己笑,寶寶對其他照顧者的笑是出于生存需要,讓別人多喜歡自己,不被嫌棄,才會容易讓別人喜歡,容易活下來。
寶寶生出來,媽媽只能顧著給予,不要奢望她給予你回報,媽媽的給予讓寶寶儲蓄成長的力量,讓她慢慢發展自己的能力,要相信和告訴她的自主可行和成長,這才是對媽媽的回報,而不是自私地著眼于寶寶愿意跟誰好、愿意對誰笑、愿意跟誰會睡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