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山雨欲來風滿樓
飽受離婚事件折磨的村婦李雪蓮,想為自己討回公道。所以她跋山涉水去了鎮上找法官王公道。
這一路她已經想好對策去打動王公道去為自己主持公道,當然更讓她有信心的是——我是正理。
到了王公道家,李雪蓮不僅送禮,還費盡心思的和他攀上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關系。誰知王公道一臉冷漠,高高掛起,只想早些打發這瑣事,因為這離婚案讓法官都頗覺荒唐。
李雪蓮獻計丈夫秦玉河先假離婚,等拿到單位的一套房子再復婚。結果房子歸了丈夫,丈夫又與情人結婚,還罵她是潘金蓮。人財兩空的李雪蓮想要先復婚再離婚,即告離婚是假離婚,又要證明自己不是潘金蓮。
而法官王公道卻根據他們的離婚證和旁人的證明裁判他們是真離婚,這看上去并沒有什么問題,但李雪蓮認為法庭判錯法官偏袒,堅持要向上告狀,即使離婚這種小事不用上法庭,也不歸政府管。
李雪蓮爭的是個理字。離不離婚,真還是假對她來說并沒有什么實際意義。情理在法理面前往往是個歪理,公道若是只有自己知道那就成了邪道。
這是民與官的第一次交鋒,官家完勝。李雪蓮沒有想錯,王公道也沒有做錯,若是李雪蓮就此罷休,也許官與民就此相安無事。但李雪蓮的執著上訪,搞出了法院院長荀正義的一推,縣長史為民的一避,市長刁成信的一抓,讓平靜的官場波瀾起伏。
荀正義這一推,推掉了自己的責任,也推掉了自己的官位。史為民這一避,避開了煩惱,也避開了前程。刁成信這一抓,抓走了麻煩,也抓掉了烏紗帽。
果然,由于各級官員只顧逃避責任,沒有真心處理李雪蓮的問題,李雪蓮把離婚小事鬧到了中央。省長為了保住仕途,一下讓院長,縣長和市長下了馬。
小小村婦李雪蓮,一紙狀書告倒幾位大官。然而這么在官場翻天覆地的鬧一場,李雪蓮的事還是沒有解決。離婚還不是假離婚,自己還是潘金蓮。沒有人關心李雪蓮的想法,更沒有人知道李雪蓮要解決的是什么。大家忙活一陣,只為了自身利益。
02 東風無力百花殘
為了討回這個公道, 李雪蓮又告了十年狀。十年來, 每年上京告狀,問題始終沒有解決,卻讓下面的官員十分頭疼。又到了一年人大開會李雪蓮告狀的時候,而官員們也開始想辦法阻止李雪蓮北上告狀。
十年后的李雪蓮憔悴許多,官員們的態度和嘴臉也變化許多。與之前的漠不關心相比,所有人似乎都很關心李雪蓮。
法院院長王公道,一來就又送禮又和她套上親戚關系。縣長鄭眾千里迢迢,親自過來拜訪李雪蓮。市長馬文彬想請李雪蓮吃飯,為表誠意親自下廚。眾人使出渾身解數,只為問她一句話:“你今年還告不告狀?”
然而,李雪蓮的回答是:“今年不告了。” 堅持十年去做一件毫無結果的事,足以讓人心死。但官員們死活不信,依舊咄咄逼人,要李雪蓮真心退讓。殊不知李雪蓮真的已經退到了墻角,無路可退。
李雪蓮終于明白,官員們其實和十年前沒什么分別,表面上是想來幫助她,實際上還是怕自己官位不保。結果她一氣之下,又要告狀。
“你的辦事方法太簡單了。”這是馬市長語重心長的對鄭縣長說的話。馬市長認為鄭縣長讓李雪蓮寫保證書阻止其告狀的方法太直白,反而引起了她的反感。難道方法復雜就能解決問題了嗎?但結果是,眾人用了任何方法卻逼得李雪蓮去告狀了。
十年前他們的前任選擇退避推脫,沒能解決問題;十年后的他們選擇主動接近還是沒能解決問題。換了方法,沒有轉換對象;用對了方法,卻用錯了對象。他們幫的是自己,而沒有幫助李雪蓮。
也許只有暗戀李雪蓮的趙大頭是真正關心她的人。李雪蓮上京告狀,他一頓好生照顧;李雪蓮被人監視,他設計幫助李雪蓮逃出來去告狀。在去告狀的路上,趙大頭真誠的建議李雪蓮放棄告狀回家與他結婚生子。
告狀雖然是執著的信念,但上訪的道路并不舒坦。如果有更美好的生活,為什么不選擇它呢?其實此時的李雪蓮已經開始從看似荒唐的狀態向正常生活轉變了。告狀是獨自生活的精神動力,而有了另一個依靠就不再需要原來的方式了。
李雪蓮欣然答應結婚,心中滿懷憧憬。誰知趙大頭卻是合伙法院庭長賈聰明,為了各自利益,設計阻止李雪蓮告狀。
至此,李雪蓮弄明白了,沒有人關心她的問題,沒有人關心她的死活。李雪蓮對著趙大頭嘶吼,此情此景卻讓人倍感心酸。一條路李雪蓮獨自支撐了十年,十年前因為被騙開始走上這條路,十年后想要結束這條路還是逃不開騙局。
03 柳暗花明又一“春”
李雪蓮失蹤了,官員們苦惱了。十年來最麻煩的事又發生了一次。這次他們集中力量,到處設崗,利用所有眼線,人力網準備和李雪蓮大戰一場。
重新走上告狀道路的李雪蓮輾轉反側來到北京, 官員們也趕到北京阻止她告狀。正當李雪蓮蓄勢出擊之時,官員們及時趕到告訴她這狀不用再告了。因為她的前夫秦玉河死了。
李雪蓮要告的是秦玉河跟她假離婚,告的是秦玉河污蔑她是潘金蓮。秦玉河死了,告狀的對象沒了,這狀自然也就告不成了。
眾官員滿心歡喜,雀躍歡呼,秦玉河的死讓他們重新看到了希望, 十來年最棘手最麻煩的事突然迎刃而解了。
在官員們的會心一笑中,李雪蓮卻失聲痛哭。她一哭從此狀告不成,失去生活動力。二哭問題再無法可解,公道再無處可尋。三哭秦玉河的死與十年來告狀路上的委屈心酸一齊迸發出來。
失去精神寄托的李雪蓮,找到一顆果樹想要上吊尋死,卻被這里的果農救下。果農救她原因很簡單,如果李雪蓮死在這里,他的水果就賣不出去,生意就沒了。李雪蓮聽了微微一笑,從此打消自殺的念頭,她的心已經麻木。
事情到了最后,官員們終于開始反思他們處理問題的方式和態度,可李雪蓮的案子最終還是沒有解決。這離婚到底是不是假離婚,這李雪蓮是不是潘金蓮,還是說不清,道不明。
李雪蓮只得一改以往的執念,回歸正常的生活。只是當有人把她的告狀軼事當做玩笑談資提起時,她也笑笑,卻不知那笑中是否帶著些許無奈。
事實上,李雪蓮的告狀是無理的,只是對自己有理。不料眾人更是無理的,才讓無理的變成了有理的。官員們抱怨李雪蓮年年找麻煩,卻不知是他們自己制造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