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斷舍離
在山下英子的《斷舍離:人生清單》一書中,她提出了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最需要做到的十種斷舍離。
1.物品斷舍離
物品的斷舍離指的人們為了使自己的生活空間變得更舒適、更健康,而讓自己從閉塞停滯的的空間里抽離出來的過程。
2.人際關系斷舍離
人際關系的斷舍離指的是人要定期梳理自己的人際關系,從而減少由此帶來的壓力的過程。面對人際關系的困惑,我們需要從兩個步驟去解決:首先,好好想一下是什么困擾著我們的人際關系。其次,對我們的人際關系進行分類。
我們可以把人際關系列為兩類:讓自己心情舒暢的人和讓自己感到郁悶的人。分別去思考與這兩類人交往的原因和交往方式。多接觸那些讓人心情舒暢的人,適當與讓人郁悶的人保持距離,這樣我們才可以讓自己的生活時刻保持正能量。
3.信息斷舍離
信息的斷舍離是指人在面對大量信息時,可以分辨不同信息的重要性,然后去捕捉日常生活中重要信息的過程。
身在信息時代的我們,尤其需要具備分辨的能力。大家可以試著列出獲取信息的各種來源,再學著去分辨哪些是必要的信息。
4.『對后悔的恐懼』斷舍離
『對后悔的恐懼』的斷舍離,強調的是與其后悔,不如著眼于當下,要對生活報以希望。我們常常后悔自己所做的選擇,有時候我們也會將它們視為人生的一段回憶,有時候也會覺得它們成為我們心中不可舍棄的一份壓力。
人們常常因為斷舍離而后悔,總覺得扔東西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試著把近期因斷舍離而感到后悔的事或物列出來,好好分析原因,看看后悔的原因究竟是不是因為做了斷舍離。
5.煩惱斷舍離
人的煩惱,往往來源于對生活的不安,它是一種抽象的情緒,會讓人在開始行動前就產生害怕的感覺。
試著把所有的煩惱都記下來,然后一項一項地排除掉。在梳理時,可以多想想如何通過自我選擇和及時行動,找到最核心的解決方法。
6.『對金錢的不安』斷舍離
很多人囤積物品是因為沒錢,他覺得囤起來會安全一些。但其實,這不是金錢的原因,而是一種對自己的不自信。
這種斷舍離實踐起來非常簡單。試著去感受花錢的快樂,在每次付款的時候,對收銀員微笑,你要意識到,你是在對社會做貢獻。
7.憤怒斷舍離
有的人覺得自己脾氣暴躁,根本壓制不住,他們更希望被別人理解,但事與愿違,于是就只能通過憤怒的情緒發泄出來。
列出最近讓你憤怒的所有事情,思考這些事情究竟是你的錯,還是他人的錯。不要把有限的一生都浪費在無限的憤怒上。
8.『對他人有期望』斷舍離
人們總是對別人抱有期待,想讓他們理解自己的價值觀,但如果對方不理解自己,就會陷入失落的境地中。其實完全沒必要這樣。
我們可以坦誠地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想法,可以相信別人,但不要對別人抱有太大期待。就算別人不認同你,對你也沒有傷害。
9.借口斷舍離
很多人做事情的時候,喜歡為自己的拖延找借口。他們做事情怕麻煩,就找出一堆借口來搪塞,最終把事情擱置在一旁。
與其花時間去找借口,不如把時間變成行動力。你可以把你平時常說的幾種借口列出來,寫出相應的回答方法。下一次再給自己找借口的時候,就用那種回答。
10.語言斷舍離
人們會習慣性說一些消極的話語,長期在這樣的語境下,多多少少都會收到語言的影響。
把那些『我不行』『太忙了』都換成『我要做』『再堅持一下』,多試幾次,你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