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毛
1.在這個日漸快速的時代里,我張望街頭,每每看見一張張冷漠麻木、沒有表情的面容匆匆行過,我總是警惕自己,不要因為長時間生活在這般大環境里,不知不覺也變成里那其中的一個。他們使我黯然到不太敢照鏡子。
也許,透過書信呼應的方式,加上聲音,我們人和人之間,所豎立起來的高清,能夠成為透明的。或說,不必那么晶瑩剔透,或而有些光線照亮一霎間幽暗的心靈,帶來一絲欣慰,然后不再打擾,各自安靜存活。——寫在前面的話
2.當時,立即就答應了,可是為著早起這樁事情,擔了一夜的心,生怕睡了就醒不來,所以沒有敢睡,一直等著天亮。——《三毛信箱》
3.在我的人生觀里,向上爬,逞強,都不是以出不出國為準則的。我以為,不斷地自我突破,自我調整,自我修正,才是醫生中向上爬的力量。——《自愛而不自憐》
4.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以這句話,與你共同勉勵,因為我自己,也有想不開的時候,也有掙不脫的枷。我們一同海螺天空地做做人,試一試,請你,也是請我自己。——《自愛而不自憐》
5.我的看法是,我們活著,要求他人的幫助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無論如何,他人告訴你一件事情或由你自己去了解一件事情,在本質上是不相同的。了解自己是由內而外的,當你了解了,不必別人來指引,也便能明白。除了你自己之外,沒有人能替你找出生命之路。——《自愛而不自憐》
6.再不必說什么,有心的人,我們各自在自己的崗位上去努力,就算彼此的鼓勵。——《祝福中國》
7.往往,大部分中國的父母,將孩子當做命根,將孩子視為自己生命的延伸與繼續,期望自己一生沒能完成的理想和光榮,都能在孩子的身上實現。更以為,自己人生的經驗,百分之百,都可以轉移到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去,又一位孩子是必須無條件聽命于父母而不可反抗的,壓力便由是產生了。——《隔離與溝通》
8.所以說,我認為,教育子女是父母的責任,可是子女在家庭中不被誤解,與個人的表現也是有關的。——《隔離與溝通》
9.凡事稟報父母,凡事開誠布公,若有不能一致的想法而我又自認為對得起良知時,甚而勇于砸拉ing好的態度和口氣下向父母辯論、講解,請求認同。我不隱瞞、不欺騙,不將自己的想法藏于心里,都有助于父母和自己之間的認識。——《隔離與溝通》
10.做事,是一種磨練,對任何人只有好處而無壞處。只問你吃不吃這份有代價的勞苦。——《隔離與溝通》
11.不可以做一個弱者,凡是一不順心便跌倒的人,是要被社會所淘汰的,做一個有彈性的人,當是我們一生追尋的目標。——《隔離與溝通》
12.你說母親不為你想一想,對不起,請問你為她又想過了多少?——《不滿,不滿,不滿》
13.學問之道,是人格的建立、生命的領悟、凡事廣闊的體認——而不是做一架“念書機器”。——《不滿,不滿,不滿》
14.每天,看一下天空,看看那廣大的天空好嗎?——《不滿,不滿,不滿》
15.我們聽一個人講話,勝于去看一個人長得是不是好看。我們聽一個人演說,不只光是去看熱鬧,而是由他人的觀點中,汲取自認為對生命有幫助的東西,這才應該是去參加的目的。——《真聰明的好孩子》
16.世上沒有兩個相同的人,包括雙胞胎在內,都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我并沒有在找另一個荷西。因為再沒有了另一個。
荷西的軀體的確是由這個世上消失了,可是他的靈魂,仍是存在的。我不必找他,因為他沒有消失。——《沒有找呀!》
17.現在的文章,的確在風格上慢慢趨于寧靜祥和而且更平淡。我很珍惜這份守淡的心情,它不是象牙塔。事實上,現在更加入世,已不是當年與世隔絕的那個沙漠女子了。——《教書不是塔》
18.我不是孤獨寂寞的人,那是偶爾有一年,有過這樣的心情,現在不是沒有,只是化解了很多。
我認識的人很多,朋友并不多。
西洋有一句名言:“一個朋友很好,兩個朋友就多了一點,三個朋友未免太多了。”
我很贊成這句話。知音,能有一個已經很好了,不必太多。如果實在一個也沒有,還有自己,好好對待自己,跟自己相處,也是一個朋友。——《最重要的是被愛嗎?》
19.我的看法是:學問是一張網,必須是一個結一個結地連起來,不要有太大的破洞才能網到大魚。而學問的基礎,事實上在我們進入幼稚園、小學、初中的這幾個階段中,都漸漸在向下扎根,每一個階段都是一個又一個漁網的結,缺了一個結,便不牢固了。
基礎是很重要的東西,沒有根基的人,將來走任何一條路都比那些基礎深厚的人來得辛苦和單薄。——《讀書和迷藏》
20.如果對方是一個如此想法的人,即使今日不改變,他日一旦有了單獨的機會,一樣有改變的可能。——《不棄》
21.不要先去想未來的事情,更不要去想前途茫不茫然,在目前來說,這不是當務之急,目前急的事要使自己的心安靜。——《不棄》
22.你問我為什么要活?我能答復的是,為活下去而活下去,你不要問,活下去,生命自然在日后給你公平的答案。——《不棄》
23.這條路,但看你個人的決心和提升自己的方法,過一陣,好好開始生活了,好不好?不要去看那個傷口,它有一天會結疤的,疤褪不掉,可是它不會再痛。——《不棄》
24.人,不經過長夜的痛哭,是不能了解人生的,我們將這些苦痛當做一種功課和學習,直到有一日真正地感覺成長了時,甚而會感謝這種苦痛給我們的教導。——《不棄》
25.記住啊!不知名的朋友,人,是禁不起考驗的。——《不棄》
26.人,有時的確是一種可怕的動物,可是,你也是同類,也是一個人,這個世界上,人吃人的事情不是沒有,但是大半的人是不吃人的。——《不逃》
27.對方不笨,是你不聰明。他之所以被動地回信給你,只是禮貌和教養,可能也有忍耐,而絕對不是愛的任何表示。請你面對這個現實吧。——《其實都不是問題》
28.快樂的泉源來自每一個人的內心,如果你心中不快樂,他人是去發使得你脫出困境的。——《不能給你快樂》
29.我喜歡天下一切平和、樸素、謙虛的人,無論個性是否相近,都沒有太大的關系。——《不能給你快樂》
30.寫作,便如建筑,結構式一個部分,建材是另一部分,外觀是一個部分,缺一不可。這也就是肌理,而這其中,都是生命。
再說,所謂寫作,事實上脫不了“釀”字,心中有所感,有所動的題材,不要急著就伏案,急不得;將材料放在腦子里慢慢用時間和思想去醞釀它,自己反反復復地在心中將文章編織,等到時機成熟了,不寫都不成,這就是一般人所謂的靈感來了,出來必然不會太壞。——《寫作不難》
31.你說得一點也不錯,這個世界上,自私自利自暴自棄的人也太多了。有的時候,我一點也不同情這種人,也不想幫助他們,因為沒有價值可言。讓那些永不醒覺的人自生自滅好了,如果他們抱怨,我們把耳朵塞起來,因為他們不肯對人生,對世界、對生命,有一絲一毫感激的心。
可是,另一種人,是真正值得同情的,他們可能懦弱,可能悲觀,可能不夠聰明,可能貧,可能病.....而不是自私自利和不滿。——《我喜歡把喜歡當傳染病》
32.當我偶爾對人生失望,對自己過分關心的時候,我也會沮喪,也會悄悄地怨幾句老天爺,可是一想起自己已經有的一切,便馬上糾正自己的心情,不再怨嘆,高高興興地活下去。——《我喜歡把喜歡當傳染病》
33.在我的看法里,念書的人往往有許多不同的心態和要求。有些人將讀書當做一種松弛緊張生活的消遣,這種人,便可能看些輕松而不太費心的書或雜志,看完熄燈安睡,這對健康有益,是極好的娛樂。也有一種人,將讀書當做人生的特種樂趣,他們看書可能便有了更進一步的品位于境界,是比較深入的。更有一種人,將讀書視為人生最大的事業,既然是事業,便必然有計劃與經營,一步一步來,慎重地挑,仔細地讀,甚而閱書之后,用文字記下心得或發表感想,是更有組織的看書法。——《讀書不能只讀一個月》
34.至于翻譯作品,我的看法是,要譯筆好的才看,譯筆好不好,細心看上數頁便可了然。如果時間不夠,流行暢銷小說便先不要看了——除非你只是想看了消遣。相信世界名著,它們是經過千錘百煉的著作,必然不會太壞。如果一時不能看大部頭的書——假設你已在看《紅樓夢》了,那么西方的文學,可以先看短篇小說。我個人極愛海明威的短篇,也深愛馬奎斯。毛姆的作品故事性強,初看是引人的,他的短篇也好。舊俄作家的文學中,人性的光輝明顯而深刻,只怕初看的讀者對于那些極長的人名會不耐煩,忍一兩本,便順了。——《讀書不能只讀一個月》
35.登堂入室需要長期的培養,用一生的熱愛去對待書本都是不夠的。——《讀書不能只讀一個月》
2018.1.17更
36.許多時候,做家長的人,因為本身擔當著許多人生的艱辛和責任,這種生活,并不全然完美,而又不得不承受下去,從孩子一出生,便成了了愛的囚犯,而且這種父母囚犯,是終生的,不能因病外保,也沒有假釋可言。——《寫給“含笑三年”的少年》
37.親愛的孩子,在我是一個少年的時候,我跟自己父母的相處也不是很融洽,我的師長們因為要照顧的太多,對我也不能付出全部的關心與愛,我也曾如你一般地哭了許多年。可是現在我長大了,我明白了一些少年時代不太清楚的事情,也學會了包容和感激,雖然我的父母仍然當我是小孩子一樣地管束,可是我不反抗他們了,因為生命來自父母,養育之恩無法回報,“孝子愛日”這句話的意思也慢慢懂了。——《寫給“含笑三年”的少年》
38.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我也反復思索過許多次,生命的意義和最終目的到底是什么,目前我的答案卻只有一個,很簡單的一個,那便是“尋求真正的自由”,然后享受生命。——《如果我是你》
39.房間布置得美麗,是享受生命改變心情的第一步,在我來說,它不再是斗室了。——《如果我是你》
40.其實,在任何一份生命都有它生長的創痛與成長的過程,這些過程仿佛是種子,在日后的生活中都會彰顯出來,于是我們的生命便在這許多的歷練中愈見成熟;生命的成熟過程其實避免不了掙扎和傷感,而生命之美,卻也是人間世人加以賦形和圓全的,這十分主觀,見仁見智,各有所得。可是,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這份在我看來極有價值的存活,便顯不出來了。——《回不出的書信》
41.我不吝嗇給這個世界一點溫暖,也盡力在做了,無論做得周不周到,自問已經盡了全力。只因本身太渺小,能做的也只是微小的一部分,而做不成什么大事,時間也不夠用。——《不講了》
42.朋友的相交,最可貴在于知心,最不可取,在于霸占或單方要求。——《說朋道友》
43.當人,一旦忘記了距離的“極重要”和“必需”時,太過親密的交往,往往將朋友這一個隨時可能改變的關系,弄成復雜,甚而難堪。——《說朋道友》
44.朋友這種關系,最美在于錦上添花,熱熱鬧鬧慶喜事,花好月更圓。朋友之最可貴,貴在雪中送炭,不必對方開口,急急自動相助。朋友之極品,便如好茶,淡而不澀,清香但不撲鼻,緩緩飄來,細水長流。所謂知心也。知心朋友,偶爾清談一次,沒有要求,沒有利害,沒有得失,沒有是非口舌,相聚只為隨緣,如同柳絮春風,偶爾漫天飛舞,偶爾寒日飄零。這個“偶爾”便是永恒的某種境界,又何必再求拔刀相助,也不必兩肋插刀,更不談生死相共,都不必了。這才叫朋友。——《說朋道友》
45.如果能和自己做好朋友,這才最是自由。這種朋友,可進可出、若即若離、可愛可怨、可聚而不會散,才是最天長地久的一種好朋友。——《說朋道友》
46.其實,少年有少年人的心事,青年有青年人的迷茫,在這種初初面對社會、生活、學業和前途的一個斷層階段,那種懼慌和壓力,絕對是勝過中年的。中年和老年,其實才叫安然,因為這條愁路大半已經走過來了,于是當年可以說風涼話了——對青年人。——《少年愁》
47.很多的人,分不清理想與夢想的不相同。理想,是一種可能實現也可能不實現的觀念,這要天時、地利,再加上人和三大條件才能略知成功與否的一二。而夢想,可以想得天花亂墜,隨人怎么想,要實現起來,大半是不成的。——《少年愁》
48.到了暮然回首的那一瞬間,生命必然給我們公平的答案和又一次乍喜得心情,那時的山河水,又回復了是山是水,而人生已然走過,是多么美好的一個秋天。——《少年愁》
49.在一切的逆緣何挫折里,我們不只能夠得到太多人生的體驗,同時又一度考驗了本身的韌性其實真強。那種東西,我叫它生命力。——《我最欣賞的一首歌》
50.在那下決心的那一剎那,就等于劍客們最不輕易出招一樣的道理。不要失去理智和情感的平衡,在三思之后,你拿得起,你放得下,就如一出劍定下江山——義無反顧。——《我最欣賞的一首歌》
51.有沒有伴侶,固然重要,在不得已的情形下,請你也給我鼓勵——一個人的日子,也可以活得有光有熱有信心,最重要的是,我們也并不是——失愛的人。——《我最欣賞的一首歌》
52.生活比夢更來得浪漫。如果我們懂得做一個凡夫俗子,那刻骨的滋味也就為我們大張筵席。——《親愛的三毛》
53.我看見你相當積極在吸吮你的傷口,難怪它不能結疤。——《親愛的三毛》
54.在你成長的過程中,不要拒絕他人的手拉你一把的誠意,過去的事情既然已經過去,就當下決心不再去多想它。——《親愛的三毛》
55.人是記憶的動物,人也是由往昔種種思想行為造就出來的“今日之我”,所以我認為,要完全忘掉過去的悲歡,完全消除它,是不可能的。——《親愛的三毛》
56.人,在看不見前面的希望和光明時,往往控制不住地跌進回憶里不能自拔。回憶并不傷人,但如果回想太多而鉆起牛角尖來,那就很苦來,因為我們不能改變已經發生過的事。——《親愛的三毛》
57.人的思想事不停止的,回憶如果不被未來所取代,它是不容易離去的。“未來并不遙遠,下一分鐘、下一個小時、明天......都是未來。“——《親愛的三毛》
2018.2.7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