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隨著馨兒離屎尿屁越來越遠,我們也從兒童樂園到兒童劇再到高大上的音樂劇芭蕾舞越來越高級,這其中紅姑姑的助力功不可沒。紅姑姑有機會就給馨兒爭取各種演出的票,很少接受高雅藝術的馨爸馨媽也跟著看了不少好節目。
這不上周又給馨兒拿來五月份的演出票讓馨兒挑選,安排時間去看。馨兒真是幸運,有這么關心她成長的姑姑,在此唯有抱拳感謝了。
五月份可能每周都能上一次劇場,我雖然不能直播,但是作為速記員,把這幾件事記下來還是有可能的。
上周六晚上去看的是契訶夫的獨幕劇《蠢貨》、《求婚》、《紀念日》。
關于獨幕劇百度上是這樣說的
獨幕劇是戲劇作品的一種形式,全劇情節在一幕內完成,其情節的基本部分——開頭、發展、高潮、結局卻均應表現出來。篇幅較短,情節單純,結構緊湊,要求戲劇沖突迅速展開,形成高潮,戛然而止,多數不分場并且不換布景。獨幕劇一般分為獨幕喜劇和獨幕悲劇等。獨幕劇按作品形式規模劃分的戲劇類別之一,與多幕劇相對應。А.П.契訶夫的《求婚》、J.M.辛格的《騎馬下海人》、格雷戈里夫人的《月出》、菊池寬的《父歸》等,都是著名的獨幕劇佳作。
我這也是事后諸葛亮,去之前沒做功課。從這里知道契訶夫的《求婚》還是經典劇目。我們看的是哈爾科夫俄羅斯普希金話劇院排演的獨幕劇,原汁原味俄語。和中國合作,有同聲傳譯,所以不怕聽不懂。
我的耳麥聽到一半沒電了,所以后半場就是在練耳了,俄語啊,半句都聽不懂。不過我發現通過豐富的表情夸張的動作,聽不懂也沒關系,可以看得懂啊。
關于話劇我和馨爸一竅不通,我僅有的知識是看過《茶館》的宣傳片。帶了宣傳冊進去邊等邊看,臨時抱抱佛腳。
因為同聲傳譯,每人配發一個耳麥。
開演之前跟爸爸交流,辛巴預先給馨兒打預防針,怕這種劇目馨兒不喜歡,因為孩子畢竟還小,俄國人的冷笑話也許看不懂。另外不同國度人思維不同,可能也會造成理解的障礙。
三個劇目看下來,首先表揚,馨兒沒有呼呼睡覺。其次,意思大多都明白,還能跟你聊幾句故事里她感興趣的人物對話。
給孩子一些不同的體驗,不要太早下結論喜歡或不喜歡。試過了才能知道對或不對。其實有時候根本就沒有對錯,也分不出個對和錯來。
唯有多多體驗,才能給孩子多多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