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完《永恒的終結》,這本書是作者在1955年寫的,在當時來說應該是很震撼的。但在今天,從我自己的感受出發,反而覺得前半部分鋪墊太長讓人難以有繼續往下看的欲望,后半部分倒是很有意思,又有一氣呵成的感覺。總體來說,這本書我不會想要讀第二遍。
用瓊瑤體來概括這篇著作的概要,大概可以這樣說“一個過著平淡無波生活的斷情絕欲的男人,遇上了讓他一見傾心的女人,春心萌動。兩人情投意合,你儂我儂。無奈社會規則容不下兩人,于是男人奮起反抗,愛情至上,一舉摧毀桎梏。兩人從此過上了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生活。”
豆瓣上有個很有意思的評論標題--“工作需認真,打炮毀一生”。就是一個直男癌的處男,在工作期間與充滿女性魅力的女主打炮,從而走上了不歸路。
關于該書,有幾個有意思的點:
1.因果鏈。
書中在最后部分,解釋了大家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形成因果鏈。因為某位創造時空立場的先賢(其實是永恒時空穿越到原始時代的人)在他的日記里提到了本文的男主、男主的導師……,所以他們所做的事情就是為了符合這個果。如果沒有吻合這個果,那么一開始的因也無從談起,那么便不會有永恒時空的存在。【忽然想起一個有名的對聯——上聯是:因即果,果即因,欲求果,先求因,即因既果。下聯是:心即佛,佛即心,欲求佛,先求心,即心即佛】
這讓我想起很久以前看的《仙劍奇俠傳一》(童年經典良心電視劇之一),李逍遙穿越回靈兒小時候,心念一動————如果改變了歷史,那么現實是不是就不會存在了?哪知,恰恰是促成了歷史,也并沒有改變現狀。
2.價值觀。
書中永恒時空的人,可以改變以前乃至未來的事情。不過原始時代他們改變不了,因為那時候時空力場還沒有被發明。所謂計算師和觀測師試圖以最小的代價和切入點來實行歷史變革,以謀求人類福祉。他們是以后時代的價值觀來判斷以前人們的所作所為,例如對于人類幸福有巨大威脅的事情,他們就會實行歷史變革,阻止事情的發生。但是歷史變革并不是永久有效,現實總會在幾個世紀之后與原先的歷史進程重合。所以永恒時空的人為了人類福祉,就要不斷地進行歷史變革。
而像女主一樣處在隱藏世紀的人們,他們只是觀測歷史,并不對歷史做任何改變。但是,在他們的價值觀中,發現征戰銀河系,成就所謂的銀河帝國是更重要的事情。而恰恰是因為永恒時空的存在以及他們的所作所為,使人類喪失了征戰銀河的可能,最終導致滅亡。所以,隱藏時空的人派出女主來誘惑男主,從而終結永恒時空。【豆瓣上有個經典的評論————工作需認真,打炮毀一生-_-#】
3.其他牢騷。
以前追過一個美劇叫《迷離檔案》,里面提到平行空間。平行空間里的人,可能因為做了不同的決定而過著不同的人生。
如果真的有平行空間的話,如果每個不同的決定都產生一個不同的平行空間?在二叉樹乃至多叉樹的情況下,是怎樣的一個空間可以容納下無限多的葉子節點?還是說,到了某個時候,一些葉子節點會自動的消亡?
以前還看過一部叫《時空戀旅人》的電影,男主21歲生日的時候,老爸告訴他說咱們家有祖傳的超能力——穿越時空。這種能力,傳男不傳女,而且只能穿回以前,不能去到以后,而且只能去到你記憶中的那些時間點。有個壞處是,如果穿越回受精卵形成前,那么孩子會受影響。雖然男主可以穿回過去,可是生活總是會有些遺憾,不可能事事都很完美,總有些事情你做不到。
《奇葩說》第二季有場辯論叫“人類要不要有時光機”,里面邱晨提及一個霍金的理論叫————“時序保護猜想”,“似乎有個時序保護機制,防止閉合類時曲線的產生,從歷史學家手上保護了宇宙的安全”。
我總覺得,一旦開始陷入時空、起源、銀河之類的思考,便毛骨悚然。就如小時候蹲著觀察螞蟻一樣,人類是不是也是被其他生物以這樣的視角在觀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