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這個詞,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百度上說,富二代是指繼承巨額財產的富豪子女。他們繼承的財產包括房屋及現金,且財產中房屋的市場價值與擁有的現金總額相加一般都在一千萬元人民幣以上,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千萬家財”。繼承了千萬家財的富家子女才算是富二代。
富二代有知識成功型、艱苦奮斗型,這兩類在富二代中是主體,也有紈绔子弟敗家型,也有一小部分最后較為平庸。有專家認為富人的財富應有部分捐獻給社會而不是全部繼承給子女,否則容易導致社會貧富分化加劇,不利于社會的穩定與經濟的發展;但是財富不在一定規則下傳承就很難出現中國本土的貴族。
百度明確的給出了富二代的含義,也許路上的人們也不清楚到底要什么條件才是真正的富二代。
我,自己定義自己不是富二代。也根據百度來說,我確實不是,我并沒有家產萬貫,家里的資產給我的也不是千萬級別。但是總有些人把富二代扣在我頭上。的確,家庭是比小康還是富足,但是也不及千萬級那般的富裕家庭。
說實在的,我并不喜歡這個詞,“富二代”。
因為,我不知道在說這個詞的人到底是貶義還是褒義。
一直以來,我都希望靠自己去努力。真正的富,是要靠自己的雙手是獲取,而不是想著繼承家業財產。
我否決富二代,因為對于我來說,這個詞是貶義。因為社會上的報導太多了,媒體喜歡把富二代群作為負面人群。富二代在大眾眼里,不過就是紈绔子弟,只會花爸媽的錢,自己卻沒一身本事和本領。或許對于大眾來說,富二代養活自己都是個疑問。
我在證明自己的路上,一路向前。
我自己找工作,自己解決生活上的問題。只身一人來到廣州找工作,找好租房,開始了我離家的旅途。或許我也是適合遠離家,只有一定程度的遠離,我才不會想著依賴和偷懶。
現在的工作很喜歡,是我未來職業規劃的方向。時而忙里偷閑,時而忙的雞飛狗跳。同事和上司都是和睦相處。
有時晚上和男友打電話,吐槽廣州惡心的上下班高峰市擠車的痛苦;訴苦自己的工作太多;訴苦生活不如意;埋怨他不來廣州一起打拼。
濕熱骯臟的空氣里,我穿梭在老廣州的小路,兩點一線的生活著。但我喜歡我的工作,我喜歡展示自己的價值,我喜歡提高自己的能力。
因為,這是我選擇的路,鞋破了也必須前進。
老人們說,“富不過二代”。是有道理的。養尊處優下的環境,對物質上的渴望沒有那么大,因為習慣享受而產生了惰性。現成的美好生活,何必逼迫自己去奮斗呢。
我也想過,乖乖的就好了。
可是,我的內心不允許這么做,絕對不能,我要靠自己的雙手努力。
或許就如同男朋友所說的:“你就是勞碌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