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9年1月1號18:13分,我的爺爺在親人的陪伴下,在佛聲陣陣中,和藹安祥地永遠地閉上了眼睛,享年87歲。我一直在想如何送爺爺最后一程,最后想到:寫一篇追悼文來記念爺爺,以承接爺爺對文字的喜愛。因為在我的記憶中,爺爺是文曲星轉世、是大才子、是村里第一個秀才、是毛筆字第一人,是我的男神。
我的設想得到了父親和理生的支持,他們讓我直接寫家祭文,并且在追悼會上讀給爺爺聽。一旦打開記憶的窗戶,愛與溫暖、崇拜與敬佩、再也看不到爺爺的傷感與遺憾撲面而來,眼淚停不下來。
正文
親愛的爺 爺 :
每年大年三十,您就將紅紙一張一張地鋪開、裁好、折成一格一格,將累汁倒好,再將腦海中潤色大半年的對聯一筆一劃地寫在紙上,那樣地認真、專注、細致、耐心、享受那個當下,將對來年的期許,對子孫的祝福融入那一筆一劃中。
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圍著您跑圈圈,滿臉的期待與好奇,滿眼的崇拜。一會兒幫您倒倒墨水,一會兒拿上您剛放下的毛筆在紅紙上亂畫。您用寵愛安祥的目光溫柔地注視著我和弟弟的打鬧,那目光中滿滿的愛與溫暖。
因為對您的崇拜,每學期臨到暑假,我和弟弟都會在心里暗暗立誓:我要好好學習毛筆字。這決心與熱情常常只能持續到第二個字“下”。然后,就沒有然后了。您無奈地看著我們一次次立誓,又一次次放棄,并沒有多言。總是不耐其煩地配合我們,愿意學就教,不愿意學就任我們玩耍,對我們的接納寵愛溢于言表。
每個沒有電的晚上,星星離我們很近,我和弟弟最喜歡爺爺給我們講故事。伴著田蛙的‘呱呱’叫聲,伴著夏夜的涼風,爺爺用他獨有的平緩溫柔的聲音開始講:“從前,有一個秀才…”《鯉魚躍龍門》、《田螺姑娘》、《抱柱之信》,一個接著一個,小小的我們總是充滿期待與興奮地要求:“爺爺,再講一個蠻。”在我和弟弟的眼里,您就是我們的多啦A夢,小身材里裝著說不完的故事,真的好神奇。到現在,這些故事依然在我耳邊回響,帶著您的溫度與記憶。
每在學校學了點新技能,最喜歡做的便是拉著爺爺坐下,表演給爺爺看。爺爺兩眼放光,聚精會神地看著我們,我們在您的眼中第一次懂得了什么叫認可和欣賞。
假期無聊,最愛做的就是翻家里的高柜,那是您的百寶箱。里邊有您珍藏的章回書、武俠小說、四大名著。正是您的這些珍藏,完成了我和弟弟的閱讀啟蒙。
我喜歡被您夸獎的感覺,所以每讀完一本,就會內心歡喜躍雀地告訴您:“爺爺,我讀完了?!?,您會說:“我孫崽最能干了,讀書讀的就是快?!蹦穆曇魣远?、有力而欣喜,這欣喜傳遞出強烈的信任與鼓勵,讓我忍不住又馬上捧起一本書,用心讀完,只為聽到我親愛的爺爺又一句夸贊。
而弟弟最愛《薛剛反唐》,他羨慕能指揮千軍萬馬做那種萬人敵的將軍。一個人玩的時候,會拿各種各樣的瓶瓶罐罐、石頭、舊電池擺在床上,排兵布陣,心中想像二軍對壘、將軍單挑的畫面,每每樂在其中,不能自已。
這一本又一本書,無形間培養了我們對書本的天然熱愛,讓我們對知識有份探索的好奇。書中的人物也為我們人格的形成提供了養料,我總好奇地想:如若沒有這一本本書,是否還有弟弟這如日中天的事業?
這些童年趣事那樣多、那樣鮮活。當我長大,為人父母,我才知道,爺爺做的,是家庭教育里的最高境界:身教與境教。用愛、包容、接納獲得孩子的信任與崇拜,讓孩子從心底里渴望:長大后,我就成了您。創設適合孩子成長的環境,為孩子提供精神食糧,讓孩子自然長成。
當我越來越明白爺爺所做的一切,我能很驕傲地說:我來自書香門第,因為您,我親愛的爺爺,您一個人撐起了“書香門第”。
隨著年齡漸長,當我們好奇:為什么父母會分開?當所有人都在罵媽媽,指責媽媽時,您告訴我們:那不是您媽媽的錯。當我們猶豫如何對待媽媽時,您說:那是您的娘,要對娘好。這些話雖然簡短,可卻像定海神針堅定了我們的心,掃清了我們內心的懷疑、猶豫不決和愧疚。您的寬厚仁義啟示了我們婚姻與生活的真諦,告訴我們在對待任何事情的態度上,我們是有選擇的。
當弟弟向弟媳家提親,他們打聽我家的情況時:我是周升霞的孫崽。這樣一句話,便抵過千金萬言,因為人們會說:哦,你是周升霞的孫崽呀,那種子好。
是的,是種子好。
這名聲是您用一生得來的。
依然清晰地記得,老人們講起您小時候的故事。
您四歲,姑奶奶八歲時,太奶奶便因病去世,太爺爺為生計,常常需要遠走連州、祁陽打工,一走十月有余,可憐您與姑奶奶相依為命。幸爾后母嫁進家門,待您如親生,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依然省吃儉用送您上高中。當時交通不便,需要走一整天才能走到零陵一中,奶奶陪您天不亮就出發,走到第二天天亮才到學校,再獨自走回來。您珍惜母親的付出,越發勤勞,成為我們村第一個秀才。高中時,您本立志考取空軍,可母親因您是獨子,萬般不舍,為感念母親的愛與辛勞,您放棄了心中飛上藍天的夢想。再后來,太奶奶摔倒、癱瘓在床,您提早退休回家服侍老人。種種選擇凸顯出您珍愛家人的第一價值觀。這份價值觀像烙印烙在了父親和我們的心間。父親在您病床前服侍一年多,盡心盡力,從沒有重話,即便在您疼痛難忍、心煩氣噪責罵之下,依然默默堅持照顧您。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可在您的影響下,父慈兒孫孝,已深深扎根在我們心里,成為我們家的根基。
回鄉工作后,先后擔任了普利橋公社秘書、組織委員、宣傳委員。
在工作期間,您平易近人,熱情熱心,從沒有官架子。每每有人到政府找您辦事,臨近響午,您知人從農村上來,不忍人空著肚子走回去,總留人吃午飯,在那個糧食稀缺的年代,何其難得。
您有才有創意。政府公文、墻上大字,非您莫屬,您是當之無愧的“普利橋毛筆字第一人”。您做宣傳委員期間,負責文化建設,還不忘組織我們一眾政府大院里小屁孩搞勞動。每個星期天的早上,每人一把掃帚,十幾個孩子排成一排,從北到南把大院清掃一遍。大家嘻嘻哈哈、打打鬧鬧間就完成了工作,然后每人發一毛錢去買老冰棍。有玩有吃,這樣的團隊活動,讓我們從小到大玩的發小們,至今關系都特別好。下雪天,別人都堆雪人,唯獨我的爺爺您,獨具匠心,給我們堆了一個惟妙惟肖的雪狗。我們圍著那雪狗哈哈大笑,心中充滿了對您的親近與崇拜。我的爺爺,您太有才。這點滴事件中,都體現了您的創意創新,您對生活的熱愛與熱情。
作為孫女,我并不清楚地知道您具體做了什么工作,為政府為人民做了什么貢獻,可每每被人問起是誰,“我是周升霞的孫女崽”,人們總會用尾聲上揚的語調說:哦,周升霞呀,我曉得,是鄉政府的秘書,人蠻好的。言語間流露出欽佩?!爸苌嫉膶O女”像是一枚令人驕傲的勛章被我高高地掛起。
在工作期間,您也幸運地遇到了自己的靈魂伴侶,我的奶奶。奶奶性格柔順、孝順公婆,您倆夫妻恩愛,從未紅過一次臉,爭過一次嘴。婚后不久生下了第一個兒子,可惜醫療條件太差,兒子四歲左右夭折,這讓你們倍受打擊,肝腸寸斷。于是,當第二個兒子,也就是我的父親出生后,您小心、謹慎、呵護倍至,當聽說認他人做干娘,能讓小兒安樂易養、一生平順,一向信奉唯物主義的您立馬決定認他人做干娘,一輩子叫您“滿滿(叔叔)”。作為一個七足男兒,誰不想膝下小兒能圍著自己“爸爸、爸爸”的甜叫,可為了兒子的福祉,您忍下了內心的辛酸,坦然無悔地接受了這一切。
當得知再要一個孩子,會要了奶奶的命,您不顧太奶奶太爺爺的反對,也不顧那個時代毛主席“人多力量大”的號召,更不顧“多子多?!钡霓r村觀念,毅然絕然地決定不再生。那是一個多么艱難的選擇,我很好奇您單薄身軀里哪來的那樣強大的力量?因為對奶奶的愛,因為對生命的尊重,您做出了那個時代最獨特的選擇。
后來奶奶癱瘓在床三年,只要您在,您一定盡心盡力照顧服侍,聽老人們講,奶奶拉不出大便,您用手指幫忙一點點摳出來。這個細節每次聽來都令人無比感動,堂堂男兒愿意為自己的妻子做這樣的事情,那是怎樣深沉的愛?
奶奶離世時,家里小賣部有許多xie帳,也被您一筆勾銷。您不僅說:吃虧是福,您也做到了“吃虧是福”
雖說對您的工作經歷所知基本全無,但有一件事情我印象特別深刻。人人都說您傻,您沒用,連唯一兒子的工作您都沒有搞定。人們雖然嘴上這樣說,可我依然能聽出他們心中的敬佩。您的無私讓許多人自愧不如,而我也為有您這樣一個不謀私利、正直不阿、遵守紀律和規則的爺爺感到驕傲。權利在手時,您能克制住誘惑,在對兒子的愛與內心的良善之間,您勇敢地選擇了內心的良善。這種選擇越發彰顯出您高貴的品格。
當兒子借錢給人,借錢的人被騙地血本無歸,政府一次性買斷的錢一去無回,還因擔保背上了大額債務。那是我成長過程中遭遇的最無助、最艱難的時光。學費,學費沒有。生活費,生活費沒有。又是您,用瘦弱的肩膀承擔起了這一切。省吃儉用,用十年時間,幫助父親還清了債務。您體貼父親想拼博一把的初心,連一句重話都沒有責怪父親。
退休后,每次有人請您寫家祭文,您從不拒絕、推辭。從所知有限的信息里提取出他人的優點和長處,復活他人的一生,讓逝者鮮活在紙上。這反映出您凡事看人優點的大度與品格。您總是一遍一遍的修改,一抽屜的稿紙見證了您做人的真誠厚道、做事的踏實嚴謹。在追悼會上,您會無比認真地念著自己寫的家祭文,無論有沒有人聽,因為您心懷對逝者的敬意,對家屬托付的認真以待。
奶奶的離逝,媽媽的分開,太奶奶需要照顧,這種背景下,您迎娶了現在的奶奶。奶奶也是一個苦命人,丈夫早逝,一人獨自將五個兒女撫養成人。嫁入周家后,爺爺您對幾個成年繼子女也多方照顧。據小姑姑說,自已家新修的房子墻面出現了裂縫,于是您出面要求幾個兄妹出錢給小姑姑修房子。自己一馬當先,說:我出二千。您的大度與真誠,也贏得了繼子女的心,幾個姑姑姑夫對您十分孝順。現在想來依然讓我十分感動的是,大姑姑聽說您不舒服,從懷化特意趕回家,一到家見到您,就擼起袖子,蹲在您的面前,給您按摩。說實話,很多親生兒女都很難做到她這樣盡心貼心。
生病近一年間,您知自己天命已近,于是便早早開始規劃自己的身后事。世人都忌諱談論死亡,而您早早便勇敢地面對并規劃它:如何最大程度地惠及奶奶和父親?如何讓自己不帶任何遺憾地離開這個世界?
您知道活得長、活得健康是對家人最好的照顧,于是,明知不可為,而偏偏為之,幾次入院,夢想醫院能幫您恢復健康。
當一次次努力都失敗后,您也坦然接受了自己不久便要西去的事實,開始著手為自己寫悼詞??粗鷮懥艘粋€開頭的悼詞,字跡無力而潦草,能感受到您強忍病痛、撐著病軀的堅持。讀著那些文字,眼淚嘩嘩地流。
雖說即將大限來臨,可心中依然牽掛著83歲高齡的奶奶和離婚后未曾再娶孤身一人的父親。您知奶奶最怕您離開后孤苦無依,更怕沒有收入來源連生存都是一個問題。您也擔心如若不解決好奶奶的問題,將是對自己老兒子一個巨大的負擔。于是您將自己的死亡都當成了一份禮物,送給了自己的身后人。
親愛的爺爺,現在終于可以跟您說:您可以放心了。幾位繼子女感恩您的付出,也十分感恩您對母親的照顧,所以非常樂愿地決定接走奶奶,讓奶奶可以安樂地在小姑姑家渡過晚年。而父親也會跟隨弟弟,回到弟弟家,幫忙照顧孫女們。如果遇到合適的姻緣,也會考慮再婚。
您的身后人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唯獨不知道您魂歸何處?每次經過您的床前,似乎都看到您依然坐在那里對我微笑,跪在您的千年木旁,似乎您依然在身邊,可我明明看著您在我眼前咽下了最后一口氣,明明看著您被送進了火葬間。我再也見到了您了,爺爺~
無論是出生,還是死亡,都注定是一個人的孤獨旅程,是一個勇者的游戲。我也不知道死后倒底會發生什么,唯愿您用您的真誠真心、深沉而厚重的人格,書寫更精彩的篇 章。
永別了,我的爺爺。您的音容像貌像永留孫兒心中,您的人格也將成為我們永遠的榜樣。我們會努力照顧好自己的家人,愛好自己的同時滋養身邊人,讓您以我們為榮。
愛您的孫女
寫于2019年1月2號
后記
多虧奶奶懂得觀察,及時叫回了兒孫,爺爺很幸運的是,所有的兒孫都當面送了終。爺爺說的最后兩個字,是:放心。
而我親手送走了爺爺。下午,我陪在爺爺的身邊,感覺他只出氣不吸氣,可能會口渴,于是將棉簽沾水打濕他的舌頭,觀察到他的舌頭慢慢在變白,突然,爺爺大大地吞咽了一下,我以為爺爺好了,能吃了,還想去給他整點老鴨湯喝一下。還沒來得及,突然覺得爺爺可能不行了,立馬叫來了奶奶,奶奶確認爺爺已經去了。這個過程好快。爺爺沒受什么苦,就安然地去了。整具軀體推進火葬間,一堆燃盡的白色骨灰出來,我沒辦法描述那種感覺,似乎有許多想說的,又似乎什么也說不出來。
在寫祭文的時候,我一直反復在腦海中出現的就是:如果明天就是您的死期,此時此刻,您有遺憾嗎?死后,您想要書寫怎樣的墓志銘,您又想后人如何地記住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