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左右,有親戚眉飛色舞地告訴我“炒股很容易的,你看這一根根線,都是錢啊”。然后,她驚訝于我的出乎意料的平靜。之所以無動于衷,是由于那時我老爹已經玩了幾年股票,卻沒看出賺到多少錢。你丫居然說炒股容易?別扯了。2005年,抱著快速發財致富的夢想開戶進入股市,不久就經歷了一輪06年大牛市和07年底的大熊市。2011年懷著無比失望的心情離開股市。直到2014-2015那波行情,又殺回去,賺了一點后就再沒碰過股票。這么些年,若不是打新股,總體是虧損的。
一、經歷與教訓
第一階段:聽消息。電視、網絡媒體或身邊親戚朋友說某某股票有內部消息,重組概念……跟風了一陣子,有賺有虧,總體虧。反思后得到教訓:消息不靠譜。傳到我們這種小散戶耳朵里的消息,早都不算內部消息了。不行,還得靠自己研究。
第二階段:技術面分析。在各大論壇學習技術流達人的方法,下載各種不同炒股軟件,熱衷量價分析、主力資金動向、劃各種趨勢線、壓力位支撐位、分析月周日K線圖,下載套用各種技術指標公式,反復復盤,試圖破解股票秘密,預測趨勢。常常根據技術面分析買入一些連主營業務是啥都搞不明白的股票,時賺時賠,總體看天吃飯,大盤好賺得多,大盤差虧得多。結論:個股行情不可預測。炒股只能在大盤總體趨勢好的介入,大行情走弱時大部分股票都難有好行情,干脆不參與了。
于是,我將自己定位為狙擊手。兩方交戰,當一方明顯占優時,將槍口對準另一方,戰斗結束,沖下去搶一些戰利品。這樣操作成功率很高。但前提是大盤行情好,個股走出上漲趨勢。這種思路導致這兩年無法操作股票。
直到最近,無意中看到“民工君”的文章,他對股票投資的認識和體會對我產生深刻影響。本文來自民工君課程的學習筆記與個人體會。
二、重新學習炒股
1.什么是股票
百度說得很清楚了,不再贅述。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每支股票的背后都會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時,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2.股票為什么會有漲跌
先講一個重要概念,再說一次,重要概念。
市盈率(PE),是某種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也就是你愿意付出高出凈利潤多少倍的價格,買下這家公司的股票。
市盈率(PE)=每股股價(P)/每股收益(EPS)=總市值/凈利潤
即:每股股價(P)=市盈率(PE)* 每股收益(EPS)
因此,影響股價的因素就是市盈率和每股收益。
前者說了,市盈率是你愿意付出高出凈利潤多少倍的價格,買下這家公司的股票。其本質是股民對股票的期望值。期望值越高,市盈率越高;期望值越低,市盈率越低。
而每股收益,本質上是股票對應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能力越強,每股收益越高;盈利能力越弱,每股收益越低。
現在看股票價格的漲跌,就不難理解了。當股民對股票期望值上升,或上市公司盈利狀況更好的時候,股價上漲;反之,股價下跌。
3.炒股賺錢的原理
目前A股以低買高賣的做多賺錢方式為主,即低價買入,高價賣出,扣除稅費后,賺取差價。前文提過,影響價格因素的是市盈率和每股收益。根據公式:每股股價(P)=市盈率(PE)* 每股收益(EPS)
A情形:市盈率不變,每股收益上漲,股價上漲;
B情形:每股收益不變,市盈率上漲,股價上漲;
C情形:市盈率和每股收益都上漲,股價大幅上漲;
D情形:市盈率上漲,每股收益下跌,股價根據二者漲跌幅決定;
E情形:市盈率下跌,每股收益上漲,股價根據二者漲跌幅決定;
F情形:市盈率和每股收益都下跌,股價大幅下跌。
既然要盈利,就爭取從ABC情形中選股;當遇到DEF情形時注意風險,甚至離場。
上述情形中,C情形即著名的“戴維斯雙擊”,收益成倍上漲;F情形即“戴維斯雙殺”,虧損成倍擴大。
小結:挑選市盈率或每股收益上漲概率大的股票,回避市盈率或每股收益下跌概率大的股票。
(一)市盈率相關的重要知識點
1.三種市盈率
(1)靜態市盈率(又稱市盈率LYR),即用每股股價 / 上一個年度的每股收益
優點:真實反映歷史數據。缺點:數據不及時,太滯后。
(2)滾動市盈率(又稱市盈率TTM),即用每股股價 / 最近4個季度的每股收益
優點:更新及時,反映當前數據。缺點:未考慮未來可能的數據變化。
(3)動態市盈率,即用當前的每股股價 / 預測下一年的每股收益
優點:預測未來數據。缺點:數據精確度不確定,需跟蹤。
靜態市盈率、滾動市盈率都可通過”51市盈率“網站查詢;動態市盈率可在同花順,東方財富等軟件上查到券商預測或通過手工測算。另有“理杏仁”網站可查詢(付費)。
從簡便考慮,可直接采用滾動市盈率。當市盈率低于平均值時,為合理區間;當市盈率在歷史最低值20%區間時,為低估區間。
2.通過PEG判斷股價高低
PEG指標(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是用公司的市盈率除以公司的盈利增長速度。 PEG指標(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是Jim Slater發明的一個股票估值指標,是在PE(市盈率)估值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彌補了PE對企業動態成長性估計的不足。
PEG=PE/(企業未來3年復合盈利增長率*100)
之所以采用PEG,主要考慮有的股票雖然PE很高,但未來企業盈利能力很強,強過市場對該股票的預期,股價仍具有投資價值。
假設一支股票當前市盈率為20倍,其未來3年的預期每股收益復合增長率為20%,那么這只股票的PEG就是1。當PEG等于1時,表明市場賦予這只股票的估值可以充分反映其未來業績的成長性;當PEG小于1時,表明企業業績增速超出市場預期;當PEG大于1時,表明企業業績增速低于市場預期。
因此,盡量選擇PEG小于1、PE在30-35倍以下的股票,安全性相對較高。
(二)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即每股盈利(EPS),又稱每股稅后利潤、每股盈余,指稅后利潤與股本總數的比率。比率越高,表明所創造的利潤越多。即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增長情況越好,EPS值越大。同花順軟件中也可查詢。
(三)適用范圍
炒股,就是根據市場環境與企業以往經營狀況,購買企業未來的發展。
隨著市場監管步步趨嚴,股票市場會越來越規范。上市公司造假從嚴處理,監管層的工作壓力也會越來越大。今后價值投資理論必將在A股市場大行其道。比如:2017年漲幅前100名(不含新股),都是業績很好的大盤藍籌股和超級成長股。
因此,我們希望找到業績穩定的、能夠持續增長的好企業。采取先挑行業、再選公司的策略,可以較快縮小選擇范圍。
1.行業
主要包括周期性行業與非周期性行業。
(1)周期性行業受經濟周期的影響較大,股價可能大漲大跌,普通人難以把握。
第一類:作為工業基礎原材料的大宗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屬,鋼鐵,農產品,鐵礦石,煤炭,水泥等。
第二類:航運業,比如遠洋運輸,港口等。
第三類:非生活必需品行業,如汽車,房地產等。
(2)非周期性行業受經濟周期的影響較小,更適合我們選股。
第一類,日常必需品行業,如食品醫療教育等。
第二類,依靠技術進步,不斷推出新產品,提供更優質服務的行業,如互聯網行業等。
(3)關注行業發展階段
成熟期的行業,市場集中度較高,基本處于幾家大公司寡頭壟斷地位。
而我們挑選的成長型股票,其行業往往市場集中度較低,一般該行業前3名的公司所占市場份額之和不超過50%。
行業研報,可關注官方高規格規劃,挖掘新興戰略行業,或慧博資訊電腦客戶端,點擊行業高級搜索即可。
(4)“波特五力模型”深入分析行業
2.成長股
(1)i問財,機器人大數據搜索
第一個條件:2017年預測業績增長30%以上,且過去三年業績增速在20%以上。
第二個條件:市盈率35倍以下,且大于0。
第三個條件,行業
三個條件同時輸入,即可篩選出少數幾十支符合條件的股票,還可導出excel,再進行分析。
當然,也可以加入一些自己的條件,如“2016少數股東損益大于0,2016歸母凈利潤大于0”、“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大于凈利潤”等。
(2)內部人士操作
內部人士指的是員工、高管、大股東(持股5%以上)。
I:? 內部增持。東方財富網的數據中心。增持金額在1000萬元以上。
II: 股權激勵。巨潮資訊網,搜索“激勵”。
大多數成長股,不會采取這兩種方法。而這兩種方法可以用來縮小范圍。
關于企業護城河、財報分析、股票買賣點及如何創建自己的交易系統等內容的學習筆記,就不公開了。
以上內容,作為個人復習使用。感興趣的朋友,建議購買民工君的課程,講得更詳細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