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號,星期二,是為期21天的行者英語最后一天。這是我參與的第一個線上英語學習團,效果怎么樣?倩倩老師教的非常好,課程設計也非常好,but,我覺得自己沒有學好。剛開始學習音標的時候,我是很投入的,語音打卡也很積極。到后面課程難度漸漸加大,我想要做好,又不肯付出足夠的時間努力練習,沒有完成打卡任務,堆積了幾天,就感覺前面是座山,跨越不過去了。
怎么會這樣呢?我深入思考后,作了文字梳理和總結。英語學習是一條漫漫長路,21天的線上課程是一段特別的路途,想要通關,得繞開這三個坑。
第一坑:對課程總體安排不清
行者英語為期21天,就是3個禮拜。共有8次視頻課程,從最基礎的音標開始,再到打招呼、訂機票、點餐、購物、定酒店等,話題圍繞旅行中會遇到的各項事宜。每次視頻課后,就會有練習作業,倩倩老師把作業也分成了困難、適中和容易三個層級,學員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自行選擇。學習——練習,能力提升之后再來學習——練習,這樣的安排是很和合理的。為什么我就虎頭蛇尾了呢?
21天,專注英語訓練,我嘴上這么說,行動上卻有些懈怠。雖然生活中各種忙碌,但如果我真要把英語學習這件事看得重要,放在心上,自然會擠出時間來的。或許我還可以給自己做一個學習安排的進度表貼在墻上,學一天就涂上一格,還能做個倒計時。以此來提醒自己,這21天就是要專心練英語的,這是首要任務,必須要完成的。
第二坑:對自己的能力不了解
我的英語在哪個水平呢?其實我也不是很清楚。大學時過了四級,后來也零零散散的接觸過英語,可以和老外進行簡單的交流。
其實我挺喜歡英語,語言向來是我所愛,能用另一種語言和別人進行溝通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學習本身也能帶給我成就感。
那么我為什么沒有堅持下來呢?
喜歡不等于擅長。我期待自己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但這中間有一個練習的過程。我還在打基礎的階段, 需要實實在在的練習,開口說出來,大聲讀出來,用心背下來。過程有些難,需要面對,不能放棄,得有一股堅持到底的決心。
每一次的語音打卡,倩倩老師都會給出非常用心和專業的點評,指出我的優點,還有需要提升的地方。每一次都給我很多的鼓勵。有這樣優秀的教練指點,對提升英語水平是大有助益的。
興趣變成真愛,必須經歷實力的考驗。按著自己的能力,選擇一個自己跳一跳就能夠到的高度,這樣才不會被挫敗感打垮,才能激發自己繼續學習的決心。
第三坑:負面思維掌控了頭腦
在英語學習中,當我遇到難題時,我頭腦里會冒出這樣的聲音:算了吧,你這么忙,哪有時間練英語;放棄吧,學英語有什么用,出國旅行太遙遠了,還不知道能不能去呢?你看群里的小伙伴是天天堅持的,你都停了這么多天了,追也追不上了;別人都是英語基礎好,也能世界各地行走,學了就能用上,你能走得出去嗎······
我被這些負面的思維掌控了頭腦,越來越不想碰英語。后來才發現,這是個大坑,可以用正面思維去填補。
越是忙碌,越是能安排好時間,做更多的事情。排好優先次序,就能更有效率了。21天也就3個禮拜,把英語學習放在首位,一定可以做到的。
學好英語,就算暫時走不出去,掌握一種語言也有很多用處。至少看美片的時候,可以少看些字幕了。那種能力提升后帶來的成就感、自信心、快樂,是很有分量的。
群里也有小伙伴堅持得很好,別人可以做到,自己也一定可以的。
有些日子我每早晨起來讀英語,公交車上也在背英語。我的兩個孩子也跟著讀,還用簡單的單詞和短句子和我對話,學習的熱情被點燃,那種滿有期待的感覺太好了,我們還約定,學好英語去澳大利亞看袋鼠。
第一期行者英語就在恍惚中結束了,本來想成為一個榜樣,實際卻成了一個告戒。不過沒關系,每一件事情,能夠學到東西就是最好的。但愿我的經歷,對之后的行者英語小伙伴有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