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在此不是歌頌清明節(jié)的節(jié)氣特點,一切為了祭奠,若你看錯了文章請退出或者關閉此文。
清明節(jié)已經過去,讓我感觸的反倒是回漢口的地鐵上。
一位媽媽帶著自己的小孩,上車之前情緒很低落,因為在我對面逃不開余光,加之我不是“低頭族”。
我慣常關注人群中各種人的表情,來猜測這些人生活的狀態(tài),覺得這樣是很好玩的事情。以至于現在我和老婆一起常觀測各類人,然后討論,暢快淋漓……
小孩一直在媽媽身上蹭來蹭去,膩歪的想要媽媽手上的手機,但是她沒有理睬,小孩只好作罷,跑到父親的位置上,父親離母親有些遠。小孩離開時,她仰天眼圈瞬間紅了,她不是用手去擦拭眼角,而是用手托受要掉下來的眼淚,一滴、兩滴、三滴,真的就只有三滴,因為小孩在父親那邊也要不到手機玩,又跑到媽媽這邊。她制止眼淚就像開閘放水和關水一樣迅速。
我在她沒有關好的包里看到冥幣。
清明在這兒是有前三后四這說法的。(清明時節(jié)很長,清明前三天和后三天都可以祭拜)清明很重要,也是家人團聚的好時候。可能她想到一些觸發(fā)淚腺的東西。這時觸動了我。
我離開杭州到武漢已經一年時間了,因之前一直在杭州,加之沒有假期,距離很遠,沒在家過清明節(jié),更談不上清明的祭拜。這次回家,祭拜了,走心的。把以前想說沒有說的話,和即將要完成的目標一股腦的都倒了出來。親戚、父親和母親看著我道出心中話語,即是感慨也是惆悵。
“兒行千里母擔憂……”
奶奶和爺爺的墓地很樸素,因為公墓遷址搬遷在貧民區(qū)。
十幾年我沒有祭拜,心中悵然。這次帶上老婆一起祭拜,想必爺爺奶奶在天之靈可以感受到。
撤去墓碑邊上的雜草,燒冥幣、汽車、小洋房、傭人……這些身前沒法給予的。我沒有淚,反倒親戚的話語,略帶玩笑的戲說家里發(fā)生的各種喜事。可能是不想在天之靈的人們擔憂。其實我們何嘗不是呢,很多時候給父母電話,報喜不報憂,怕父母擔心,更怕他們擔心后身體出現問題。現在我也經常告誡父母一年至少要檢查一次,即給自己放下心理負擔,也給子女放下負擔。
現在最怕的是,父母說最近身體哪里出現不適,茶不思飯不想,這事最要命。以前沒想很多,現在想很多,甚至父母親電話打來都從壞處思量。
年紀到了,時間到了,很多事情自然明了。
現在喝茶比喝咖啡多,喜清淡食物,喜幽靜暢談,不帶任何防備,幾杯清茶寥寥數語便知各種緣由。
“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
在此我也希望自己新的一年如同清明一樣,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